今天是护士节,我以一个老医生的名义向护士姐妹们致以衷心的祝福和最诚挚的感谢!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医生和护士都是保卫人类健康的战友! 55年前,我加盟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外科,和几代护理人共同工作、学习,随着医院一起成长,见证了医院护理事业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看到了一代又一代护理人艰难的攀登。 1962年,我读大二,因病住院手术,初识护士姐妹们的风釆。那时不知深浅,只觉护士就是打针发药,留给我的印象是工作简单。四年后,我来医院工作了,耳闻目睹加上自己工作的体验,感觉到护理是一个充满酸甜苦辣的艰辛工作。 那是一个“人工”时代,护理工作都要靠人来完成。做医嘱、写治疗卡、输氧推氧气瓶、吸痰拖吸引器等等。最难的是对危重病人的监护,血压、脉搏、心率都要靠人来测量、记录。一般来说,一天四个班,医生守一个班,多为代班,其它三个班就都是护士的了,护士要轮流守护着病人。我记得,公安厅有个干部硬膜外血肿昏迷,我们守护抢救他七十多天,终于获得成功。还有难的就是要给病人做一些生活护理,这是要花去很多时间的。 那是一个奋斗的时代,人员奇缺,1965-1974年没有分配来医生,也没有实习生和进修生,还有一些医生调离参加三线建设、组建分院,从1967年以后也没有分配护士来,就靠医护团结奋斗。那个时候也搞“创新”,搞“医护一条龙”。医生和护士编组工作,护士也参加手术,医生也做护理工作。解决人员紧张的问题,实际上还是护士帮医生做的多些,因为有些护理工作医生做不来,闹出很多笑话,教授去量体温把把十几支体温表摔了,医生去灌肠把灌肠筒摔了……,护士除了参加手术以外,还得帮医生完成护理工作,通过那段时间的锻炼,外科,内科、儿科、麻醉科,都有护士取得医生资质,而且都还不错。 那是一个爱的时代。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大家都是相互关爱的。那时候外科医生手术前洗手后都要泡5分钟酒精,夏天还好,冬天真是冰冷,酒精会把手冻得刺骨痛。不过手术室的护士都会弄一桶温水给酒精加温,再泡就暖暖的了。 我随医院第二批巡回医疗队到神农架巡回医疗,护理部刘定先主任快六十了,我们都很关照她,每次出去巡回都是医护搭配。我们年轻医生都抢着背药箱,走在前面,拿根竹棍,防狗,防蛇,防蚂蟥,有点保护的意思吧。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医院的工作条件改善提升,到了本世纪进入信息化时代,那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医院进入发展快车道,病床增加,病人增多,尤其疑难、高龄病人增多,对护士的要求也更高了。现在的护理同事们护理的基础素质、基本操作、人文关怀、医护协作能力大幅提升。科室建立微信群,很多护士在群里传递科室动态、病情变化、病友诉求和心理变化,与医生沟通尽心尽责。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的护士!祝大家节日快乐!也顺祝做了母亲的护士母亲节快乐!
=== 顾洁夫,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骨科学科带头人。擅长处理创伤、小儿骨科、脊柱疾患、骨肿瘤、骨结核、感染及人工关节。1965年至今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骨科工作,享受专项津贴的省内外知名专家。1965年至今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骨科工作,现任湖北省骨科学会常委、湖北省脊柱脊髓损伤研究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成果曾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省脊髓脊柱损伤研究会副主委、《医学新知》杂志编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