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文资讯

温州市中医院:同聚中非,共筑援非梦

时间:2019-07-30  来源:温州市中医院  作者:廖文军

晚上9点02分,走在回驻地的乡间小路上,宁静的夜晚,凉风习习,一下子勾起思乡的情绪······每周礼拜五晚上是我例行为中非共和国总统图瓦德拉先生保健时间。

微信图片_20190730083259.jpg


七月的季节是中非一年最好的季节,那是中非的雨季;湿润的空气夹杂着非洲黑土地特有热情和野性,中非的雨犹如非洲人的随性和洒脱,刚刚还是烈日当空,转眼间就是磅礴大雨,不给你任何预兆;在这里一年四季更替不是很明显,感受不到祖国那种春暖夏凉秋黄冬寒的四季变幻。只有热情似火的阳光,皎洁如白的月光让你感受到岁月在静静流逝。

转眼间随第十七批中国援中非医疗队到达中非共和国已经一个月了。想起初到中非时候的焦虑和对未知生活的迷茫,到现在慢慢适应并融入到了这边工作生活的节奏。在这段时间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尽管这里的生活非常贫穷、落后,局部地区时有动乱枪战,但是中非老百姓热情友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深深感染着我;大家每次见面的时候都会主动打招呼,很多医院同事时不时来两句中文“你好”、“谢谢”,让我倍感亲切;无论什么时候他们的脸上永远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困苦的生活根本不曾在他们生活中留下任何痕迹。

这是一个医疗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我们医疗队所在的“友谊医院”虽是中非排名前三的大医院,但这里的医院条件也是相当差,经常停电停水,缺医少药。礼拜一到礼拜五是我们的日常门诊时间,这里的患者对医生是十分尊敬的,近乎于崇拜。门诊病人很多,他们会静静坐在门口长椅上等候,不管等候的时间多久,没有喧哗、没有吵闹,直到轮到他们为止。

微信图片_20190730083243_副本.jpg 

颈腰腿痛是这里门诊最常见的病症,印象特别深刻是刚来这里门诊不久,一个七十来岁的老人在家人搀扶下拄着拐杖来到门诊找我,用他渴望的眼神跟我反复诉说膝盖“mal Beaucoup Beaucoup ”(非常非常痛),我给他仔细查体之后用超微针刀对膝盖周围进行了针对性治疗,十来分钟后他可以扔掉拐杖自己走路了,他竟然兴奋得像孩子一样在走廊里小跑了起来。后来他儿子跟我说他父亲膝关节痛了一年多,吃了很多药物不见效果,真的是特别感谢中国医生为他们所做的一切。走廊长椅上等候的患者纷纷鼓起掌,虽然这种毛病在国内治疗效果已经很肯定很普遍,但是那一刻还是觉得好欣慰,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在以后的门诊工作中,类似于这样的病例经常接触到,良好的疗效给中非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时,也让我们医疗队在老百姓当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微信图片_20190730083235.jpg 

繁忙的工作之余,考虑到外面局势不稳定,我们的日常生活基本在驻地度过。相比较国内而言这里的生活简单、枯燥,更多的困难是长时间生活在这种封闭环境当中产生的孤寂抑郁的情绪,特别是当大家遭受疾病的时候。

来中非一个多月,已经有三名队员因为恶劣环境相继感染了疟疾,头痛发烧,上吐下泻。身在异国他乡,加上疾病严重困扰,也让队员们更加思念祖国和亲人。每当这个时候大家就会像亲人一样相互安慰相互关心,大家经常开玩笑说在温州大家都不认识,竟然聚在了千里之外的非洲,似乎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在这里我们就是“难兄难弟”。 

  微信图片_20190730083252_副本_副本.jpg

我们厨师王焕忠更是想尽心思,利用当地非常有限的食材变着戏法给大家做病号餐,豆浆、水蒸蛋、糯米饭、麻球、大肉包······这个时候家乡的食物总是能给我们带来那一丝丝的感动和慰藉。“人在一起叫聚会,心在一起才是团队”,我想我们应该就是最亲密的战友,最完美的团队吧!

我们怀揣着医者的爱心和责任,来到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一面救死扶伤,一面架起中非友谊的桥梁。中国援中非医疗队不仅是中非兄弟们健康的守护者、中非之间友谊的传递者,更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一张友好和善的名片。我们作为第十七批中国援中非医疗队成员,同聚中非,共筑援非梦·······

微信图片_20190730083847_副本_副本.jpg

赞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