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文资讯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心脏重症ECMO多学科团队,与死神面对面的博弈

时间:2022-07-04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  作者:郑智

心血管急危重症发病进展迅速,在极短时间内甚至连检查诊断都来不及弄清楚患者就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而导致死亡。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出现以前,这类患者往往由呼吸循环衰竭进入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在武汉同济医院(下称同济医院)有一支这样的心脏重症ECMO多学科团队,每天与死神进行面对面的博弈。

 40岁的孔毅(化名)没想到自己上午还在工地干活,下午就住进医院重症医学科抢救。由于病情进展迅速,氧合不能维持,在当地基层医院上了呼吸机通气。呼吸机纯氧通气状态下,患者氧合仍无法维持,一旦缺氧时间过长很快就会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或脑缺氧而导致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伤。于是患者被迅速转院到同济医院启动ECMO治疗模式。

 同济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冉晓教授介绍,当患者病情危重在极短时间内出现呼吸循环衰竭,救治的首要任务是保命,才有机会进行后续诊断与治疗。ECMO的植入使得患者病情相对稳定,为进一步进行诊断治疗提供了时机。

 与其他患者不同,上ECMO患者外出进行检查时非常麻烦同时也有危险的。一方面ECMO机器庞大管道多,移动不方便,另一方面ECMO机器需要随时关注,避免转运过程出现意外情况。因此,该患者优先安排了床边的检查项目。幸运的是,床边心脏彩超发现心脏瓣膜(二尖瓣)关闭不全,从而引起肺淤血而导致呼吸衰竭。除了二尖瓣疾病以外,患者升主动脉扩张成动脉瘤同时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这种情况常见于升主动脉夹层患者,而心脏彩超对于主动脉夹层诊断的准确性不高,需要外出病房进行CT检查。通过病房和CT室的协调,制定出最佳转运方案,所幸的是,CT检查排除了患者主动脉夹层的诊断。

 诊断明确后,如何治疗原发疾病,最后成功撤除ECMO才是最终目标。心脏大血管外科潘友民教授和郑智教授介绍,心脏瓣膜疾病引起的急性肺水肿导致呼吸衰竭,手术时机的选择、ECMO对手术特别是止血方面的影响,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及意外情况,都要有全面评估才能保证治疗的成功。

 负责麻醉的方刚教授介绍,由于ECMO患者病情危重,比常规手术麻醉过程需要更精细化管理。心脏手术需要在体外循环机器的辅助下才能进行。体外循环医师黄飞教授介绍,与常规心脏体外循环不同,ECMO患者的体外循环管理更加复杂,需要无缝切换ECMO机器和体外循环机器这两套生命辅助装置,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手术室刘静护士长介绍,危重患者带ECMO手术的情况近年来越来越多,从最初这类患者的转运费时费人,经过多次实战演练,制定了更加优化、便行的转运流程。

 患者术后经历心功能、肺功能、肾功能等脏器功能恢复并撤除ECMO等关,护理团队为术后康复提供了一套系统方案,成功脱呼吸机和ECMO,最后康复出院了。成功救治的背后是同济医院这支心脏重症ECMO多学科团队的合作。随着团队的成长,以前死亡率极高的心血管危重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与死神之间的博弈,每天都在上演。

1.jpg

患者带ECMO转运至手术室进行手术

赞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