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4日,对我来说是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 真的是“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啊!2019年7月4日下午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张元济讲堂隆重召开的《枝叶情愫——胡德荣医学科技新闻作品选》出版座谈会,转眼过去了2年,《枝叶情愫》两岁了。 然而座谈会上95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健康报》社总编辑周冰,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上海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健康报》上海记者站原站长张建中等一大批专家、教授、老师、同事、同学的发言及其情景,依然言犹在耳、历历在目…… 盘点这2年时间里,我在采写大量医学科技新闻“消息”的同时,还采写了很多医学科技人物的“通讯”。编辑这本《王振义这十年——胡德荣医学人物通讯作品选》正是为了纪念《枝叶情愫》两周岁生日。 《王振义这十年——胡德荣医学人物通讯作品选》收有20篇人物通讯,其特点或特色有这样几条: 一是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送行,参加了在上海龙华殡仪馆大厅举行的遗体告别仪式。由于聆听过吴老的生动事迹报告,采写了《“就让我倒在手术室里……”》;由于看过他的人物传记电影《我是医生》,采写了《拼全力背病人过河,因为“我是医生”》,作为《健康报》驻上海的记者,我一定要送送吴老。 “5月26日上午,上海龙华殡仪馆大厅格外庄严肃穆,在‘沉痛悼念吴孟超同志’的横幅下,白玫瑰围框的吴孟超遗像两边的挽联上写着:‘一代宗师披肝沥胆力拓医学伟业;万众楷模培桃育李铸就精诚大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海军军医大学送的大花圈屹立两边。”“身着海军将军制服、胸佩中国共产党党员徽章、身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的吴孟超院士安卧在鲜花丛中。8时30分,告别仪式开始,大厅响起的不是哀乐声,而是吴孟超生前最喜欢哼唱的《国际歌》。” 我采写的《“吴孟超星”永远璀璨——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遗体告别仪式侧记》,不仅写了最令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王红阳教授难忘的是吴老那不拘一格举贤荐才的伯乐风范;也写了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一科主任医师姜小清跟随吴老30多年,缘分早已超越了一般的师徒之情。师父师父,除了是师傅,还是父亲;还写了肝腹水患者、排在告别队伍中的80岁援越抗美老战士杨友泉,把吴老告诫他的“坚持辣、生、冷、硬、油腻的食物五不吃,当作自己与疾病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坚持至今”。 二是精心策划、认真写了篇《王振义这十年》。被誉为“癌肿诱导分化第一人”、采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作出突出贡献的王振义院士,在86岁那年荣获了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如今,10年过去了,王振义院士已96岁高龄。这10年他做了些什么?身体还好吗?带着医学同道和广大病友及其家属关心的问题,我在2020年10月21日去王振义院士家中拜访了他。 由于视角独到,这篇被评价为“文笔特别好”的通讯《王振义这十年》,荣获了2020年度上海医药卫生优秀新闻作品奖“一等奖”。 三是在疫情中采写了3位抗疫英雄。已享誉全球的《查医生援鄂日记》,作者查琼芳是上海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员、上海仁济医院呼吸科医生,除夕夜出发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工作了68个日夜,写了67篇日记。《查医生援鄂日记》一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后,我即采写了通讯:《查琼芳:一个人的日记,所有人的记忆》。 陈德昌、李颖川分别荣获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的称号。前者是上海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前往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后者是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前往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抗疫。我先后采写了两篇通讯:《陈德昌:“稍一松手,病人可能就走了”》《李颖川:努力把坏消息变成好消息》。特别是陈德昌在科室文化园地的一人多高的大镜框里镶嵌着的一件签了近100名医疗队员名字的白色防护服;李颖川早早组织全科医师和护理骨干进行ECMO实训、并要求人人过关,让我肃然起敬、十分感叹。 四是感动于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卸任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走出会议厅,等候、围堵在门口和电梯口的众多学子高呼“强叔”,并献上了鲜花。师生们感叹:在上海交大医学院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院长卸任,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我发表在《健康报》上的通讯《陈国强:我兑现了“入学”时的庄严承诺》在全国产生了影响。 五是《健康报》社主办的《大众健康》杂志有个“医界高手”栏目,我先后采写了《张海波:匠心独运,致力补心》《蒋欣泉:再生修复助力“开口笑”》《郝永强:让3D打印助力脱胎换骨》《沈柏用:胰腺癌“一把刀”》。同样,我采写的《郭冀珍:打开防治慢病的门,好好走下去》《刘锦纷:努力,只为患儿生命锦绣缤纷》《胡海:品牌就是医生的生命》《左为:肺再生领域的“摇滚”先锋》《何裕民: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优雅地老去》《李世亭:走在颅神经外科前沿》等通讯在《健康报》“人物版”上光彩呈现。 六是人文色彩浓郁的《黄钢:让医学名画引燃医学生的热情》通讯激起热烈反响。黄钢说的金句:“我曾冥思苦想,试图以一种柔和而不是生硬的、一种润物无声而不是灌输式的办法,来启迪、诱导、感化在校的医学生,使他们将来穿上白大褂真正成为一名医生之后,能多一份爱的情愫。特别是在疫情发生后,更要让医学生们知史明史,透过名画共情历史”,深深地感染了医学教育领域的师生。 七是很有激励教育作用的通讯《周同:马不扬鞭自奋蹄》。周同是上海瑞金医院主任技师,前后三次被破格晋升,从一名技术员晋升为主管技师、副主任技师、主任技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共发表193篇论文,参编10本著作,获部市级科技进步奖11项,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为本科生和7年制医学生授课,指导培养了研究生14名。 生肖属马的周同说:“我爱马,欣赏马,更喜欢画家徐悲鸿笔下‘马不扬鞭自奋蹄’的生动场景。” 八是通过故事为“中国‘赤脚医生’第一人”王桂珍讴歌。我采写的通讯稿得到了报社行业管理编辑部主任王乐民老师很高的评价:“胡老师出手,就是不一般。这篇报道的结构,看出您的用心了。在专家评审会上,一致对您这篇提出赞扬。除了故事性、角度好,从过去讲到现在,有跨越感,而不是仅仅讲述过去的历史。” 王乐民老师还说:“作为一段重要的历史,又是献礼的开篇之作,我们都很重视。都建议您这篇开篇,质量好,可读性强,有历史纵深感。” 5月27日,《赤脚医生陈列馆里的故事》在《健康报》“基层卫生”专版的“建党百年•基层卫生印迹”开栏首篇刊出,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王振义这十年——胡德荣医学人物通讯作品选》有个附录部分,收录了《枝叶情愫》出版座谈会召开的新闻稿《一生坚持做好一件事》,陈国强院士、周冰总编辑、张建中老站长在《枝叶情愫》出版座谈会上的精彩讲话,以及《<枝叶情愫>一岁了》的纪念文章。 附录部分还收入了我摘编的《“疫”海拾贝——全国各省市驰援医疗队员“日记”精选》,今天重读这34篇日记,还是让人泪奔。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5月13日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3个退休支部联合活动中,作了题为《1个记者笔下30位共产党员金句》演讲,5月30日参加征文送交了一篇《我为6位校院长礼赞》的稿件。该稿件提供给《健康报》后,6月15日编辑以《37年,6位校院长接力跑》为标题在《健康报》“人物•视窗”版发表了。 《枝叶情愫——胡德荣医学科技新闻作品选》出版后,我收到很多祝贺,其中也有好心的“见好就收”“悠着点”劝说。说句实在的心里话:“就是喜欢,停不下来啊!” 在《王振义这十年》人物通讯里有一句感人肺腑的话。王院士说:“只要是对病人有利的事,我会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上面,我会把‘开卷考试’一直做下去,做到做不动了为止。”我在想:我要向王振义院士学习,“我会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医学科技新闻的写作上,一直写下去,写到写不动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