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们不要谈钱变色,医院绩效管理就是解码当代医院内部管理的金钥匙,”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创始人刘庭芳教授拿起话筒风趣的对会场里二百多位院长说:“公立医院院长当的好不好,要看你们实现的医疗价值有多少。” 近日,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公立医院绩效管理论坛暨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优秀案例分享会上,来自全国各地数百位公立院长与清华大学、西安交大等医院管理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如何加强医院精细化管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行了热烈深入的交流。 论坛发起人、北京中欧医管技术研究院院长袁彦龙表示:随着医改的步伐加快,对医院的绩效考核已成为政府办医院、管医院的重要抓手,各地的新冠疫情阻击战也一再证明:只有调动起医护人员的积极性,紧紧围绕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做好绩效管理,才能更好的彰显出医疗机构的能力和担当。
苏北人民医院束余声院长对此深表赞同,他认为绩效管理是激活医院活力、提升医院管理效能、深化医院综合改革最关键的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重心, 关系到医改成效和广大群众看病就医问题。苏北人民医院将绩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总指挥棒”,以绩效为抓手推进精细化管理,坚持质量内涵导向,以技术含量、工作量、风险、质量导向为绩效管理原则,实行以工作量核算为基础,以质量考核控制为重点,以综合评价为手段的绩效管理,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的价值,彻底将药品、材料收入与医护人员薪酬脱钩,让医护人员干干净净的回归医疗工作的本质。医院还在绩效管理中特别设立了“出院病人奖”指标,引导人员为患者切身利益考虑,鼓励临床科室在确保医疗质量的同时,缩短病人平均住院日,患者平均住院日已由2016年的8.65天降低到2021年的6.66天,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年组织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中,医院综合排名位居全国第86名,在等级A+中进入全国前10%序列。重症医学科、烧伤外科等9个学科跻身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前100强。 “以信念为纽带建立的组织叫团队,以利益为纽带建立的组织叫团伙”。西安交通大学行政管理学院的胡书孝教授认为:医院绩效考核不是利益分配,而是在激活医院活力、增强发展实力的同时,实现社会公益与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融合。针对目前公立医院管理者普遍存在的改革畏难思想,他向与会代表详细介绍了他在国内首创的综合当量法的详细思路和模型,强调绩效考核的重心应该紧扣医院的社会服务与公益服务,围绕医疗服务的扶持度、满意度、创新度,对医务人员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量进行考核,在此基础上,院长就应该理直气壮地给医护人员涨工资!只有这样,绩效管理才能叫好叫座,引导医院将医院发展的着力点放到“重水平、重效果、重创新、重贡献、重医德、建机制”的高质量发展思路山过来。 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人民医院总会计师陈琴用医院的亲身经历证明了这一观点,她向与会代表分享了医院在绩效管理上尝到的“甜头”:2019年8月,景洪市人民医院与西双版纳农垦医院整合为景洪市第一人民医院,由于两个院区以往的管理文化差异较大,部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认同感不强,医院通过推行基础绩效、能力绩效、效能绩效相结合的绩效管理模式之后,职工对医院管理团队的认可度和工作积极性很快得到根本性扭转,2019年,医院的门急诊人次增长达17.07%,出院人次增长达11.6%,出院人均费用下降了3.5%,药占比下降了4.9%,2020年资产负债率较上年下降19.69%,药品费下降12.7%,卫材费下降3.2%,职工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大幅提升。 与会的两百多位公立医院院长和高校研究学者一致呼吁:各级医院管理者要重视并加强医院绩效管理,以此推进医院由规模扩张、粗放管理模式向提质增效、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为更好的提供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