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人文建设工作不是锦上添花,不是三甲医院才需要考虑的,而是每家医院都要践行的。” 6月1日中国医院人文建设指导蓝皮书、国内首部医院人文理论专著——《医院人文建设研究及实践》正式出版发行。
该著作由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教授胡书孝、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医院人文建设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庆、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副秘书长袁彦龙等领衔完成。 敬佑生命:为患者捐骨髓的医护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手术室里,周萍是一名默默工作的护士;光荣榜上,她是昆山市第一位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
2002年的11月,“中华造血干细胞库江苏分库”刚刚在昆山设立分点。当人们还在纠结于捐髓是否会对自身造成伤害时,她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当地捐髓的第一梯队。
2003年底,她配型成功。体重仅有40公斤的她,捐献了90毫升造血干细胞,成功把一位少年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勇气加信念,她托起另一个生命。
目前,昆山市一医院已有七位医护人员捐赠过造血干细胞,为陌生的患者延续生命,带来新的希望。
胡书孝坦言,医院人文建设工作的核心是扭转大家的认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认清楚服务是为了人,还是为了钱?当价值观正确了,实践上的创新和亮点会层出不穷。追根溯源,医院的本源是善良,是为了助人。人文关怀需要落实在理念、服务、环境、诊疗、考核等方面,投入不必大,但宗旨一定要正确,久久为功。
胡书孝表示,十多年来,他和团队成员开始收集、研究医院人文建设工作的案例,从上百家医院的创新实践中总结、提炼,才完成了这本著作。它是全国上百家医院共同完成的作品。
李庆曾经在其畅销著作《医院品牌的奥秘》里反复强调一个观点:人文就是品牌最动人的奥秘。他表示,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从看得起病,到看得上病再到看得好病,患者对医学、医生和就医环境的期望值日益增加。人们对医院的要求已不再限于满足医疗的结果,而更注重医疗的全过程和服务的全方位。人文关怀就是患者最在意的实实在在的目标,“病人对治病的医疗技术评价并不在行,可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却感知强烈,并喜欢与人分享”。医学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更是人文科学。
袁彦龙对此深表认同,他认为,虽然检查单上是一个个数字,但说到底,人不是冷冰冰的,更不是机器,不是换换零件就痊愈了。我们需要看到患者也是一个完整的人。
袁彦龙表示,医疗作为重要的民生领域,要做到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有高技术,还要追求有“温度”!医院人文建设工作不是锦上添花,不是三甲医院才需要考虑,而是每家医院都要践行的。只讲技术,不讲人文,很难成就得了医学大家。我们立志团结一批医院管理专家、人文学者、社会爱心人士,共同努力,从一个个标杆医院做起,打造“人文医院”,让医院成为文明标杆,让医生成为最受尊敬的人。有正确的理论才会有更好的实践。加强医院人文建设,对医务人员、医院、行业、社会都意义重大。
爱员工:医院像家一样和谐
“在医院工作,有个特点:提前上班,永不下班。” 袁彦龙表示,医院怎么样爱护自己职工,广大医护们就会怎么爱自己的岗位和职业。
医院职工是建设人文医院的主力军。苏北人民医院是江苏省首批9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之一。该医院有二十多个职工自组织协会,开展丰富的业余活动;职工趣味运动会、消防运动会、“苏北好声音”等活动彰显了职工的风采。医院还积极组织职工心理健康系列培训,定期举办思想文化沙龙、“医馆沙龙”等活动,不断增强员工的幸福感。
胡书孝说,他曾在一些医院专门针对医护员工的家属开办讲座,让家属了解医护们工作的特点,争取家人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2019年初,郑州人民医院面向医院职工和患者开展有奖征集家书活动,希望以温暖家书为载体,强化“亲情、友情、爱情、乡情、医患情、同事情”。随后,该医院与当地新闻广播联合举办“温暖郑医·家书分享会”:写给父母的,他们是榜样,是坚强的后盾;写给子女的,他们是最大的期许;写给伴侣的,人生路上相濡以沫,永远守候。
郑州人民医院院长郝义彬为全院职工写了一封温暖有力的家书,“我相信,这是最好的时代,未来给了我们最好的期许。我相信,每一分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每一点进步都将被铭记。”“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梦想。”
家书的深沉情感,浸润着每个人。
李庆表示,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直接影响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工作行为及工作绩效,进而对医院的运行发展、患者的就医感受产生影响。医院可以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院内知识库的方式,将学习行为融入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之中,保障医护人员专业技术能力水平的稳定发展,给员工更健康的安全感。此外,在决策参与、组织公平等方面,医院也可以着力提升员工的参与度。比如,院方在进行院内决策时可通过基层员工意见收集、问卷调查、代表员工访谈等方式了解院内医护人员的想法,对想法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后及时对医护人员给予反馈,体现医院对医护人员想法的重视,提升医护人员对医院的支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