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文资讯

“38℃妇产科”的温暖

时间:2020-04-01  来源:武汉市中心医院  作者:李蓓

冬季的寒风裹着细雨,格外刺骨,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妇产科病房却春意盎然。近日,8名重获新生的宫颈癌、卵巢癌患者一身靓丽装扮,与学科带头人张庆华教授等医生一起分享喜悦。正如她们中有人说的,“多亏了这个温暖的科室,我们才能得以重生”。

 一盆热水传递医学温度

日前,36岁的张女士因胎盘早剥,经历了一场急诊剖宫产手术。回到病房后,其因麻醉作用感到身体发冷。管床护士程萍立刻打了一盆热水,先用热毛巾敷热她的脸,再仔细擦洗她身上残留的碘酒,之后换了一盆热水帮她擦洗全身。暖意渐回,张女士的心里也热乎起来,母子平安的喜悦化作两行热泪顺着眼角流下来。
“为剖宫产产妇进行温水擦洗,是科室坚持多年的习惯。”武汉市中心医院妇产科病区护士长巫梦雪说,医学上规定的温水擦洗温度是38摄氏度到42摄氏度,38摄氏度接近皮肤温度,无论冬夏都适用。“希望通过这38摄氏度的温暖,传递医护人员的贴心关怀。”正因为如此,这个科室还有个特殊的名字——“38℃妇产科”。
56岁的叶女士是一名宫颈癌患者,刚得知生病时情绪极度低落,连后事都交代了。张庆华带领团队为其成功手术,并请病友给予安慰鼓励。“术后化疗时,医生护士都喊我的小名,蛮亲切。化疗药副作用大,陈德华护士专门从家里带来芦荟为我涂抹伤口。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给了我蛮大的安慰与鼓励。”叶女士说。
将陪伴、抚慰与关爱融于疾病治疗的全程,是武汉市中心医院妇产科不成文的准则。孕妈检查完起身时,医生贴心地扶一把;查房结束时,顺手为患者整理衣服、掖好被角;患者纠结绝望时,把术前谈话变成一场心灵对话。医患之间的信任,就在这点滴细微的关怀中慢慢建立起来。

 从不将危重患者往外推

20世纪60年代,中国妇产科学界有“北有林巧稚,南有高欣荣”的说法。在高欣荣等科室老一辈专家的言传身教下,“担当”二字成为武汉市中心医院妇产科的传家宝。
“宝宝,叫爷爷,是他救了你的命。”不久前的一个清晨,武汉市中心医院妇产科病房上演暖心一幕。28岁的陶女士与家人抱着宝宝来“认亲”,向科室专家熊国平和医护人员送上迟到的感谢。2017年,患有双侧肾衰的她意外怀孕危及生命,多家医院建议终止妊娠,熊国平顶着巨大压力,带领团队一路保驾护航,严密监测处理各种险情,帮助陶女士在2018年1月实施剖宫产,诞下一个健康宝宝。如今,孩子长得可爱壮实,给一家人带来了莫大的快乐。
对女性而言,宫外孕就像定时炸弹。对一些早期发现又没有破裂的宫外孕患者,一些医生会建议先观察,择期再手术。但在武汉市中心医院,为提前防控风险,该院副院长、妇产科学科带头人张庆华在多年前就建立了“宫外孕不过夜制度”:宫外孕一旦发现,医生无论多晚,当天都要做完手术,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安全。“科室一直强调医生要有责任担当,从不将疑难危重病患往外推。”张庆华说,近年来,科室患者满意度达98%以上。
让医生多一点“麻烦”,使病人少受些伤痛,是该科每位医务人员的行动自觉。6年前,一名29岁的女患者子宫长满肌瘤,多名医生断言子宫难保,且得开腹全切。家人慕名找到该院妇产科,张庆华带领团队在其腹部打了3个“钥匙孔”,花了4个多小时将十几个肌瘤一点点剔除干净。后来,女患者顺利结婚生子,儿子今年已经4岁,其病情一直未复发。5年前,一名42岁的女教师宫颈癌转移,被多家医院“判了死刑”。该科团队力排万难,为她实施腹腔镜手术并保留卵巢,帮助其重返讲台。

 万里援非扶危济困

“每天像打仗一样,紧张而充实。”前不久,该科副主任医师黄欢作为中国援非医务人员,结束了在非洲莱索托的医疗援助回到武汉。回忆起那段岁月,她仍难掩内心的激动。
当地缺医少药、治安不好,黄欢和另一名中国医生挑起了妇产科的大梁,最忙时一周加了7天夜班。一天,医院转来一名因剖宫产手术大出血的产妇,来时已处失血性休克状态。当时,医院仅有800毫升血制品,对抢救而言远远不够,但黄欢凭借过硬技术,在积极进行保守治疗无效后,果断切除产妇子宫,保住了患者生命。诊疗工作中,医务人员还得直面艾滋病的威胁。尽管很注意防护,黄欢还是出现过医疗暴露,所幸经检测无碍。据统计,援非期间,黄欢与同事接诊门诊病人2400余人次,治疗住院病人1500余人次,实施手术900余例,进行B超检查2400余例,抢救危急重症患者近百人。
“呵护女性健康是我们的责任。”张庆华表示,除了完成好日常医疗工作,科室一直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先后派出数十名专家支持边远地区,参与援疆援非,目的是为更多女性患者解除病痛。近20年来,科室对数百人次贫困患者给予了费用减免与帮扶,金额超过40万元。

赞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