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背着医药箱当赤脚医生算起就加入到了医疗卫生行业的。1973年,18岁,我当上了一名赤脚医生,背着医药箱,就在田间地头,一边干农活,一边给人看病。1975年,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上了泸州医学院。”王琼华话中的情景,很容易就让人想起了那个年代感十足的老电影,当年的王琼华也和“春苗”一样,头上梳着两根小辫子。
从曾经的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的螺旋CT、高端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可以说,王琼华在从医之路上,见证了一个行业的日新月异,同时,她也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热爱的医疗事业。 医学院毕业后,23岁的王琼华带着一身的医学知识来到了当时的寿安地区医院,1985年,调入温江县人民医院。 建院初期,温江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主要是从温江县中医院、温江县妇幼保健院、温江县防疫血防站及寿安地区医院抽调。“当时,从寿安地区医院调入温江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前前后后有十多人。”王琼华回忆说。 八十年代中期,温江绝大部分都是农村,如今的迎晖路就是那时的“绕城公路”,医院刚好就在绕城外面,附近是当时最大的苗圃基地,医院背后也全是农田。每次太早或太晚上下班都得打手电,王琼华甚至还提过煤油灯。 随着医院儿科与内科的分离,王琼华转为主攻儿科,见得最多的就是感冒、发烧、咳嗽、腹泻的病人。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手头是听诊器、体温表,看病还得靠“望扪叩听”,辅助检查仅有X光及常规的血液检查,“体温表还有口表、肛表之分,插在两个写着不同标签的酒精瓶子里。”
1990年,医院启动“二级乙等”的创建工作,需要调人到医务科,准备评级工作。此时的王琼华刚生完小孩没多久,考虑到不用再上夜班,便同意调到医务科。 医院没有级别,医疗的各项规章制度仅有常规简单的一些,也可以说王琼华他们几乎是从零开始,开始建章立制,一步一步走向规范,当时没有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所有的材料只能自己手工刻蜡纸油印,用一根钢针笔,在画着格子的蜡纸上写字,蜡纸下面垫着块钢板,每一次钢针笔与钢板的摩擦,都会发出的吱吱吱的响声,一天下来,耳朵简直受不了。 最后,王琼华他们手工印制的文件都堆成了小山,印制出的文件,也让全院人知道她一手漂亮的钢笔字,王琼华的手也磨出了老茧,“那段时间,两只手都是油墨的颜色,洗都洗不掉。” 1993年,温江县人民医院正式挂牌为“四川省人民医院辅导医院”,此后,医院与省医院的往来便密切起来,杨燕华、刘仲前、丁梅君……省医院专家定期、不定期来院讲课、教学查房,带动医院医疗技术与服务质量的提升。 1996年,医院创建“二级乙等”综合医院成功。用王琼华的话说,二乙达标之后,医院才逐渐有了规模,有了规章制度,管理、技术都有所提升,才逐步走上了正轨。
2003年,新住院大楼落成投用,2004年,医院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16年底,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一直在医务科干到退休的王琼华,见证了医院的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加速度发展。 回想从医生涯,王琼华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婴儿刚出生没两天,窒息,都快没气了,家人以为快死了,赶紧抱到医院来,那天正好她值班,看了一下,给孩子注射了青霉素,孩子的哭声越来越有力,然后打了三天的针,孩子奇迹般地活过来了,几年后,家人还把孩子带过来看她,“这个就是你当时救活的娃娃,你看都长这么高了。”
如今,退休返聘在“医患办”岗位上的王琼华即将看到医院搬迁新院区,作为见证医院一步一个脚印发展起来的“老一辈”,自己的“家”即将搬走,心中不免有种淡淡的不舍,毕竟这个“家”,装满了曾经的青春、逝去的时光,不过,就如搬新家一样,医院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服务能力也会得到了质的提升,所以,更多的还是怀揣着憧憬与期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