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的病人,就像一面镜子,你对他微笑,他也会用微笑回报你。” 作为白衣战士,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赵育红始终奋战在医疗岗位上,用精湛的医术和钻研的精神,为无数患儿搭建起一条健康之路。
而在孩子和家长的眼中,她却是一个穿着白大褂会看病的慈祥的奶奶。几十年如一日,她把爱和微笑倾注在工作岗位上,为许许多多祖国花朵护航健康。 立志为儿童的健康事业而努力 说起与医生的缘分,还要从赵育红的父亲说起,在她小时候父亲一直体弱多病,看到医生能够为父亲解决病痛,赵育红便立志要当一名医生。加上父母的支持,赵育红考大学时全部志愿都是医学院。恢复高考那年,15岁的赵育红凭着好学和努力,考上了河南医科大学,成为了一名医生。在医院实习时,一个瞬间让她决定毕生为儿童的健康事业而努力。 “80年代初,我国有很多小儿麻痹症患儿,他们下肢功能出现在障碍,瘫痪在床,不能行走。那么小的孩子,美好的明天正向他们招手,就落下了残疾,当时我就想,如果多一点的儿科医务工作者,把这个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就不会让这么多的孩子受到这么大的伤害,于是我就励志做一个儿科医生,一个好的儿科医生,抚慰这些孩子的病痛。”赵育红回忆说。 只要有患儿需要,她随叫随到 由于儿童发病急,表达能力有限,从成为儿科医生的那一刻起,赵育红就明白自己的责任比其他医生都要重。有个冬天的深夜,一个新生儿刚出院,晚上一点钟因喂奶呛咳出现了呼吸急促,家长打来电话求助,赵育红立即顶着风雨打车到了患儿家,帮忙解决问题。 “当时觉得,既然家长那么信任我,我当然就要义不容辞地赶过去。”赵育红一路上担心孩子会不会有什么危险,家长没有专业知识,电话中的病情描述也不那么准备,要看到孩子,心里才放心。来到患儿家里,处理完孩子的病情后,赵育红怕家长不放心和孩子出现反复,就一直在患儿家里守候到天亮,直到患儿彻底稳定她才匆忙赶回医院上班。 事后,患儿的家长特别感激赵育红,每每说起这件事,家人都非常感动,都称赞赵老师是一个医风医德都比较高尚的人,不愧是儿童健康的保护神。 还有一次,大雨倾盆的晚上,晚上十一点,一个患儿家长打电话求助,说孩子不停地哭闹,找不到原因,可不可以第二天来就诊。赵医生想到这个孩子本身有疝气,会不会是嵌顿了?就说你必须马上来医院,我去等你。结果等病人从寿安赶来检查一看,果然是疝气嵌顿。她马上带病人去外科住院部办理了住院手续,当夜做了手术,使患儿转危为安了。孩子家长事后说,多亏了赵奶奶,不然的话,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无论是休息日还是下班后,只要有患儿需要,她随叫随到。赵奶奶随着揣着自己的名片,名片上有她的电话、微信,每次给孩子看完病,赵育红都会给孩子家长一张名片,方便家长有问题时可以随时咨询。 工作多年以来,赵育红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以和善的服务态度、高度的责任心在为病人服务。加班加点,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都是家常便饭的事。从医院实行儿科夜急诊以来,她都是在上白班的基础上,又连着上急诊夜班,她常说,儿科医生缺乏,但生病的孩子没少啊…… 难以舍去的孩子们让她退休后继续坚守岗位 给孩子看病要比给成年人看病难得多,为了消除和缓解了患儿本能的恐惧感,赵育红就给她的诊室营造出了孩子们喜欢的氛围,五颜六色的卡通人物粘贴画贴满一墙。为了安顿好来看病的孩子,她买了许多小玩具,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己缝制沙包,当作小礼物送给孩子。这样,孩子跟她的关系亲近了,给孩子做一些检查也就容易多了。 从大学毕业至今,赵育红已经做了36年儿科医生,每天门诊量最多时可以达到上百人,连续多年获得门诊超万人次表彰。“利用业余时间,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孩子,所以我就下载了一个APP,在网上就可以帮助孩子解决一些病痛,2年多时间,已经看了2万多病人了。”网络问诊兴起的今天,赵育红还积极学习新技术,通过网络给患儿家属的解惑答疑。 去年年底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的赵育红,因为太喜爱自己的这份职业和那些难以舍去的患儿,于是她主动向医院申请了退休返聘,继续留在儿科门诊为孩子们服务。 因为喜欢所以坚持,因为坚持便有了责任,“我喜欢这个职业,作为一个老的儿科医生,就想为这些祖国的花朵,能够做一些保驾护航,我觉得能够多工作一天,能够多救治一个患儿,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就能为祖国多做一份贡献。想想我都觉得很欣慰。”如今,赵育红依然奋斗在岗位上,做好祖国花朵健康的守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