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文资讯

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教中心:一个人要饱经怎样的磨难,才能成为医德标兵?

时间:2019-12-09  来源: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作者:杜远见

我叫杜远见,今年54岁了。

我和我的哥哥都是土生土长的云南人,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卫生系统的老兵。回忆我们的医者之路,我时常感叹,其实医生也是普通人,他们是在普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也有普通人的酸甜苦辣。

我把我的哥哥、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外科主任医师的成长历程写出来,我只是想说:人生没有容易的路,选择从医,就是一路坎坷。我们无法左右很多,但是,只要一路不弃,一路坚守,我们就能收获我们期望的很多。

0fa7e6b25bef6751672fc5eb7fffaf0d.jpg

哥哥的童年

我的哥哥叫杜明,1957年出生,他出生的那年父亲被打成右派、母亲被开除工作,才七个月大的他就被母亲带着到昆明打工,开始了他悲惨的童年生活,如果能够一直这样也就罢了,可1962年又隨母亲和一家人被清退回昭通。

童年的他打过赤脚,穿过全身补丁的布衣,从未上过幼儿园,从小学开始课余时间就帮着两个姐姐做事,可他从小就手巧,他会自己补衣服、纳鞋底、用泥巴做各种动物、弹弓、还会用木头刻枪、弹弓等玩具,有时他会拿这些东西跟邻居小孩换其它玩具,但更多的时候是换书来看。

他打弹弓的本领也是所有小孩中最高的,我亲自跟他去打过树上的麻雀,他让我跟在他身后,在树上找寻着麻雀,有时找半天找不到一只,一旦找到,他就轻轻地跑过去,躲藏在离麻雀所在树相对较近的树后,轻轻地抬起弹弓、瞄准、射击,一粒石子就准确无误地射向树枝上的麻雀,麻雀应声落地,我就飞快地跑过去拾起来。他的书包中总是装着一把自制的弹弓,经常会打麻雀回来烧给我们吃。我喜欢看他烹饪的整个过程,他总是熟练地把麻雀的皮毛剥了、开膛剖了、把不要的肠子和苦胆拿出来丢掉、用盐涂沫一遍,腌个半个小时左右,再用泥巴包起来放到炭火上烧,过一会满屋就会溢满香喷喷的麻雀味,我也会止不注地咽口水,一直到他把表皮烧得焦黄的麻雀拿出来,把表面的泥在地上敲掉,扯一条腿给我,虽然我恨不得一口吞掉,但由于只有一只麻雀,我能分到的也只有这一条腿了,所以我会一丝一丝地撕扯着,慢慢地品尝这美味的麻雀腿,剔完肉后我会把腿骨含在蟕里,吸吮骨头里的骨油和骨头上的汁水,一直到什么味也没有了,才会依依不舍地扔了。当时我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了,如果每天能有这么一个腿,此生就无憾了。现在虽然吃了不少山珍海味,油炸的麻雀也吃了不少,但每每想起烧麻雀那股浓香,我还是会忍不住地咽口水。

爱看书的哥哥

哥哥爱看书,但由于穷,家里没有钱买书,也没有什么图书馆可以借书,所以只要是能借到的书他都爱不失手,用拾来的报纸仔细地把书包起来,没日没夜地赶着看完,好尽快还给别人,他常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由于讲信用,还得又快,有时又帮小伙伴做个什么玩具,所以哥哥还经常能借到书,有时正好他看完了还没还,我也就有机会可以偷偷地拿来看。

他经常上厕所都蹲着看半天书,我们家只有一个旱厕,全家人共用,有时我们憋不住了,就会在厕所门外大叫:厕所有那么香吗?进去就不想出来了,再不出来我就要进来了。他才匆匆忙忙地提着裤子、揣着书跑出来。后来看到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秀才上厕所半天不出来,还在厕所里念诗:大雪满山坡,树上结驼驼,他媳妇在门外对道:风吹屁股冷,留点明年渦。我们就会经常用后面两句诗来催哥哥。

我们家当时条件太差,连电灯都买不起,晚上都是点煤油灯,一般没事都是做完作业就睡觉了。可哥哥只要借到书就会在煤油灯下看,哥哥在楼上睡,母亲一是怕他把眼睛看瞎,二是心疼煤油钱,因此经常会用一根扁担戳着木楼板叫“小明,睡了,明天还要上学呢。”哥哥就在楼上说“好,我睡了。”然后就把身子弓起来把被子顶高,再把灯藏到被子里看,这样坚持半个小时左右,等确认母亲睡了后又再钻出被子来看,以免母亲看见灯光又干预。由于经常熬夜,家里又没有钟表,所以哥哥经常会睡过头,每天天一麻麻亮,母亲就会拿一根扁担戳着楼板叫“小明,起床上学了。”哥哥总是会嘟噜说“好。”过一会,母亲不见动静,又戳着楼板叫“小明,起来上学了。”这样反复几次哥哥才会跳起来,有时连脸也来不及洗就空着肚子跑去读书了。

哥哥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正好表哥来我们家,跟哥哥一头睡一个,有一天晚上,哥哥看着看着书睡着了,油灯把被子烧着了,表哥被脚趾的疼痛烧醒,赶紧叫哥哥一起起床扑火,还好当时他们盖的是多年的老棉被,火势没有迅速扩大,只是烧了被子和床单的一个角,但在当时已经是闯了大祸,母亲让我们几个都跪在地上,让哥哥脱了衣服光着上身,用一根竹棍使劲打着哥哥,还一边打一边说:“我们家跟别人家不能比,你爸爸现在还在农场劳动,我每天除了低头拼命干活连话都不敢多说一句,我挣钱养你们几个容易吗?我苦死累活的不就是为你们几个吗?你们怎么就不能让我省省心呢?你们就不能听我的话好好学习吗?古话说孝顺孝顺,你们不听话不顺从我怎么算孝道呢?特别是小明,每天看小说看了起不来床,第二天怎么学习呢?虽然你总是前几名,但那是小聪明,如果不努力学习,将来连工作都找不到,你是个男人,将来怎么养家、怎么养我和你爸?”母亲说着说着哭了起来,我们娘几个哭成一团。那是我见过母亲唯一一次狠狠地打哥哥,打完后,母亲一边摸着哥哥身上的伤痕,一边让哥哥写下保证书,从今往后不准再躲在被子里看小说、不准因为看小说影响功课、不准再逃学去打麻雀。

虽然当时很穷,但由于当时学校不交学费,只交几元的学杂费,学校离家最远的也就三公里左右,每天都是走路上学,作业也不多,本子还可以重复用,直到写满为止,不兴补课,吃饭也都在家里,所以两个姐姐小学毕业辍学帮母亲挣钱以后,哥哥得以顺利地读完了高中。

哥哥人很聪明,虽然喜欢看小说什么的杂书,花费了不少时间,但学习一直很好,从小学到高中都是班上前几名,特别是作文很好,可由于父亲是右派,他读书时申请加入红小兵未通过、加入红卫兵也不行,入团入党更不可能。所以参加工作后因为工作出色,组织上动员他入党他也没入,他说他虽然不是党员,但他会一直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群众满意的好医生。他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哥哥的看病经历

哥哥1975年高中毕业后到农村当了知青,刚下乡第一年他们知青户竟喂了两头猪,年底回来时背了一只猪脚回来,让我们一家高兴了半天,并狠狠的吃了一顿肉。我至今还记得那肉的味道太好了,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猪肉,可惜由于长期没有肉吃,我狠吃一顿后竟拉肚子了,并从此不能再吃肥肉,一吃到嘴里就想吐。第二年栽秧时哥哥的小腿感染了,小腿上肿起很大的一个脓肿,被两个老乡送回家来后,母亲和我把他送到医院去看病,一个医生接诊后切开脓肿正准备做排脓手术,突然又送来一个干部,那医生竟丢下不断叫唤的哥哥去给那个才送来的干部看病去了,我们等了半天,等到那个干部走了,医生才回来继续给哥哥做手术。

回家的路上哥哥说:“医者应该有仁心,这个医生不是好医生,只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如果可能,我以后一定要学医,并且要做一个出色的医生、一个为老百姓看病的医生”。

没想到哥哥后来真的做到了,他成了家乡外科的第一把刀,这是老百姓对他医术和医德的认可。

哥哥读大学

跟哥哥一起下乡的知青都陆续回城参加工作了,由于父亲的问题,哥哥没有机会参加工作,只好一个人坚守在那儿。

1977年中国恢复了中断十多年的高考,哥哥一心想赶快回城,报名参加了高考,由于哥哥读书时成绩一直都很好,所以尽管复习时间短,而且又刚经历了二姐去世的打击,但哥哥还是上了重点大学取分线,我们一家沉浸在喜悦中,邻居们都来祝贺哥哥,甚至已经在动员妈妈去借钱来送哥哥去读书了,可到最后还是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到教育局去问才知道由于我父亲是右派,哥哥的政审没有通过。

那段时间,哥哥一下子老了很多,头发都白了一些,性格更加沉闷,有一段时间我甚至觉得哥哥看父亲的眼神都怪怪的,我想他会不会是怪父亲当右派影响了他。

那段时间母亲不停地安慰哥哥,总是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既然开始高考了,只要你好好复习,我们明年再考,总有考取那天的。”

1978年高考时,父亲的右派终于平反了,哥哥也考取了他向往已久的医学院,虽然父亲平反了,但由于父亲没有领到任何赔偿,我们家的钱基本都是到月底就没有了,所以没有钱给哥哥做路费、学杂费和生活费,妈妈又到处去找亲戚朋友借钱,总算借了五十元给哥哥带去,让哥哥按时报到了。

还好当时大学不收学费,生活困难的学生还能申请助学金,哥哥入学后申请到了每月25元的最高助学金,由于我们从小养成了节简的习惯,哥哥的25元助学金,除了生活费还能保证日常零用。虽然父母恢复工作后工资增长了一些,但由于还有我和妹妹两个正读书,母亲又病了,所以哥哥基本上是依靠助学金读完了大学。

哥哥的从医之路

哥哥医学院毕业后,分到昭通地区医院外科工作,哥哥非常虚心好学,对带他的老师非常敬重,从不分分内分外,只要医生、护士一叫他,他就跑去帮忙,所以他穿刺的技术比很多护士还好。哥哥的裤兜里经常都装着一截毛线,没事的时候他就会拿那截毛线练习打结。

由于哥哥做手术手脚非常麻利,对待病人又耐心又热情,而且手术做得很漂亮,因此哥哥工作没几年就在家乡外科方面小有名气了。

我记得我上大学时得了阑尾炎,在医学院附属医院做了阑尾切除手术,缝了七针,暑假回家时,哥哥说起来,就说“那个医生的水平也太差了嘛,我做的阑尾手术大部分只缝一针,腹壁脂肪最厚的也就缝两针,你要是晚一点生病,回来我给你做,就不会有这么长的一条疤了。”

哥哥对待病人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病人的身份有所区别,每一个病人都热情对待、耐心解答、精心治疗,哥哥的医德和医术赢得了病人一致好评,很多人找关系托朋友请他做手术。

因为当时没有电话和手机,所以我的小学、中学同学都经常会在我假期回家时找我帮忙,请哥哥帮他们的亲人做手术,听我同学说有好多人都说哥哥是地区医院的第一把刀。

在那个时代,评职称要靠论文,因为手术太多,没有时间写论文,哥哥评正高时论文数量达不到要求,于是在他后参加工作、医术远不如他的人晋升了职称,而他却不能晋升,嫂子怪他,他很难过,跟家人说医生是为病人诊治疾病的,论文写得再多治不好病也是白啦啦的,可为什么政策要求只重视论文而不重视医疗水平呢? 嫂子说既然政策是这样要求的,你就只能按政策要求做,你做再多的手术也起不了作用,还是只有能让下面的医生做的,就让他们去做,你腾出点时间来多写写论文才行。可哥哥说找我做手术的人,都是信任我才来找我的,我推给其他人做,怕对不起人家,没办法,我只有充分利用晚上空闲的时间来写论文了。那一年哥哥白头发多了很多,人也憔悴了不少,总算发表的论文数量达到了要求,晋升为主任医师。

哥哥从不收病人的红包,有一次他一个同学的父亲找他做肝癌手术,经过检查,哥哥告诉同学肝癌发展很快,手术效果不一定好,同学拿了红包送到哥哥家里,哥哥推辞不要,手术前同学又把红包塞进哥哥白大挂的口袋里,为了让同学及家人安心,哥哥装着红包进了手术室,做完手术出来,哥哥又把红包还给了同学,可这个不知好歹的同学,在他父亲手术痊愈出院一个多月不幸去世后竟把责任怪到哥哥头上,说是因为哥哥做手术造成他父亲死亡的,还说哥哥是因为心虚才不敢收他的红包的。

哥哥在单位的人缘很好,有时假期天我跟他到医院去玩,一路上跟他打招呼的人很多,可以看得出来不论是老的、还是小的都很喜欢他、跟他很熟悉,带他的老师还把他朋友的女儿介绍给了哥哥,也就是我的嫂子。

2017年,哥哥被评为云南省2016年度医德标兵,这是对哥哥从医三十多年的肯定。虽然同年我也被评为医德标兵,我们兄妹俩在领奖现场合了影,成为一段佳话,但我一直觉得哥哥更优秀,更是名至实归,这个荣誉早就应该属于他了。

2017年哥哥退休了,有的民营医院以年薪几十万的条件请哥哥去他们医院,他所在的市医院也让哥哥返聘。很多人都劝哥哥去民营医院,可以多挣点钱,可哥哥却选择了返聘,他说他的病人就在市医院,他要为更多的贫民百姓看病。虽然是退休返聘,但哥哥还是经常会被半夜三更叫醒,去解决年轻医生处理不了的病例,哥哥总是不厌其烦地去处理并带教。

我的哥哥就是这样一个视病人如亲人、医德高尚却平平凡凡的主任医生,他的成长经历很平常、他的为人处事也很低调,但他的坚守不弃,让他成为了如今昭通地区公认的医德模范,很多的病人都成了他的朋友。一个人的出身无法决定一个人的高度,只要我们认认真真的付出,认认真真的努力,这一生,终究不悔行医路。

赞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