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常州市民周婆婆在本地网络论坛上发帖,讲述与常州一院的一段医患真情,受到广大市民们的点赞。 周婆婆家住常州东下塘,是一名退休工人。2008年初,周婆婆40岁的儿子陈先生突然反复出现发烧、头疼和呕吐等症状,身体逐渐消瘦,去了医院好几次,也做了不少检查,都没发现病因。最后,陈先生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 脑电图、核磁共振、血液化验……在图像和数字的蛛丝马迹中,常州一院的医生终于找到“罪魁祸首”——颅咽管瘤。
颅咽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2%-5%,好发于5~15岁儿童和40岁左右成人。颅咽管瘤生长较慢,通常在肿瘤较大时才出现症状,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头痛、恶性、呕吐)、视力下降等症状。手术治疗是首选,但由于生长位置较深,手术全切除率较低,因此,具有高复发和无瘤长期生存率低等特点,又被称为恶性结果的良性肿瘤。
当时,陈先生40岁,正当壮年,是家庭的顶梁柱。得知病情后,全家人忧心忡忡。
“可以治疗!”一院神经外科医生夏锡伟的一句话,让全家人倍感振奋,就像黑夜里的一道光亮,带来了希望。陈先生随即被转入神经外科,等待条件成熟后接受手术治疗。
“还记得当时办住院手续,文质彬彬的邵耐远医生看到我儿子精神萎靡、脸色苍白,他赶紧找了把椅子来让他坐下。”周婆婆回忆说,“单就这个举动,我顿时感到,遇上了好医生!” 自此,一场长达近11年的“马拉松式”治疗开始。 由于病情险恶,刚入院时,陈先生反复发烧,脑脊液中白细胞指标高,致使手术迟迟未能开展。
2009年上半年,陈先生去北京就医近一个月始终没能治愈,于是又回到常州一院神经外科。没过多久,病情逐渐恶化,出现反应迟钝、健忘、尿失禁等症状。考虑病情危急,夏锡伟和邵耐远多次研究治疗方案,最终决定实施脑积水分流手术。
手术顺利,但次日中午,陈先生突发高烧,休息在家的邵耐远急忙赶来医院,调整治疗方案。晚上11点半,他的身影又出现在病房,关注病情变化情况,直至陈先生安然入睡。
“11年间,儿子住院10多次、手术6次,仅开颅这种极高风险的手术就有2次,手术时间每次都要好几个小时,但在夏锡伟和邵耐远两位医生的救治下,一次次化险为夷。”周婆婆感慨。
2013年的开颅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她和儿媳妇一直站在手术室门口,既焦急又担心,一直等了好几个小时。
“手术室门打开的一刹那,听到邵耐远主任口中一切顺利的好消息时,我欣喜地说不出话来!一转眼,略显疲惫的邵主任又进到手术室忙碌去了。”周婆婆说,“11年中,我们和病房的医生护士产生了深厚的情谊,只要看到我儿子,他们总是亲切地叫涛涛,这瞬间拉近了医患之间的陌生感和距离感。”
那次手术之后,陈先生恢复很好,一切正常。然而今年年初,他的左眼突然感觉发胀,视力下降加重,经诊断为鞍区颅咽管瘤再次复发。
3月中旬,陈先生又一次住进了神经外科。针对此次病情,夏锡伟和邵耐远两位医生反复商讨、研究手术方案,采用去年刚刚引进的神经内镜下微创颅咽管瘤切除术,经过8小时的手术,瘤体及其包膜顺利切除,视神经保护很好,一星期后,陈先生顺利出院。
“患者当时正当壮年,是家庭的顶梁柱,遭遇疾病后,不仅全家人忧心忡忡,患者本人也情绪低落,我们也十分注意宽慰患者和家属。”邵耐远说,除了治病本身,更要设身处地站在病人角度,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人文关怀,才能更好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打造良好医患关系。
十年寻医求治,留下了与命运抗争的足迹。真诚和谐、同心协力的医患关系,将以新时代高亢嘹亮的强音和福音,谱就着生命的回春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