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人文品牌建设,离不开讲好医患故事,而好故事往往不需要华丽辞藻,真情实感便能一击即中,直抵人心。 2019年8月19日,我国迎来第二个“中国医师节”。对于这群每天都站在“生命线”上为守护群众健康而不懈努力的白衣战士,尽管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但他们早已习以为常,想要挖掘亮点,并能借节日对外宣传,作为医院宣传工作者,在传播形式和渠道花样百出的当下,我选择了回归医者本心,动之以情,通过人物采访串连,用视频直观体现,道出医患情真。下面,以今年我院在微信公众号推出的微视频作品《医声医事》的创作和传播过程,分享我在讲好医患故事、打造医院人文品牌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撩”:撩出打动人心的内容 在策划《医声医事》视频时,由于时间紧迫,科室人手紧张,我从设计脚本、导演拍摄和后期编辑的整个执行过程都需独力包揽。视频采用纯手机拍摄制作,以5位不同专科的医师为代表,通过轻松而走心的访谈形式,讲述医师的职业感悟以及患者心声。宣传对象包括肝病科蒋开平主任中医师、急诊科梁章荣主任医师、足踝专科朱永展主任中医师、肾病风湿科梁一鸣副主任中医师、麻醉科手术室张习良副主任医师。他们有的在专科领域上德高望重,有的为守护生命冲锋陷阵,有的在岗位上默默无闻……为了突出不同人物的特点,出发采访前,我首先策划好思路,在采访问题上设定了三大方向,包括从医感悟、深刻经历以及节日愿望,紧扣主题。 采访中要挖到打动人心的内容,需要会“撩”,这里指的是引导。医师们边讲述自身经历,我需要在脑海中不断对内容做出筛选,遇到触动的“点”,适时地作出引导提问,随着聊天式氛围营造,医师们面对镜头也更容易流露真情。“有患者看到自己患病前后的照片对比,当场热泪盈眶,作为一个医生,看到这种情景,让我真正地明白了存在的价值。”朱永展在采访中回忆一次科室举办的病友聚会时,感触良多。“每当病人出院的时候,一个不经意的道谢、不经意的一小束鲜花……都让我们感动。原来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对我们是认可的,让人欣慰。”蒋开平在采访时难掩激动。 “抓”:重点细节一起抓 受访医生经过引导,话匣打开,往往能吐露心声并带出大量素材,此时我需要选重点而用之,忌渔翁撒网面面俱到,否则作品反而缺乏“记忆点”。 除了抓住重点,我在拍摄中还注重及时抓拍细节。比如,医生每一次与病人的亲切握手、凑近床边低头聆听,患者有感而发向医生竖起了大拇指等细节,我都一一抓拍到位。这些真情流露的举动,往往就是最好的镜头语言。 在采访中,一位头发斑白的住院病人谈及对医生的感激,不禁红了眼眶:“我们病人会永远把他们的恩情记在心上。”那饱含深情的双眸,质朴真挚的话语被一一记录在镜头中,引起观众共鸣。 “揉”:揉炼打磨出精品 材料备好,还要当好一名“厨师”,将这道“菜”有技巧地“炒”出来,揉炼打磨出精品。因此,后期剪辑同样需要花功夫。 “他们走路的姿势全部都是带跑的,真是心疼他们。”“太感谢他们的医德、医术,这是我的心里话。”由于患者的采访表现自然而投入,在视频开篇,我特意选取了他们的精彩点评,用作引入,并借此设下悬念,吸引观众步步深入。而紧接着的医师独白,内容层层递进,带着观众从不同角度认识5位医师,透视出医师群体对职业的坚守与担当。片尾再次让患者出场,道出对医师的真挚祝福,温暖蔓延,令人回味。 “播”:及时传播,扩大影响力 后期制作阶段,因要赴北京参加“2019年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医学人文大会”,为了能及时对外发布,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我在广州到北京9小时的高铁途中,在摇晃的车厢里用手机完成了视频剪辑,并在出差当晚编辑字幕。在团队的合作下,集视频图文于一体的微信推文准时在医师节当天推出,收获良好反响。后台陆续收到众多网友对医师发出的点赞和祝福,看着不断刷屏的留言,路途奔波赶片的疲累一扫而空。 “感恩所有医护人员的贡献,你们辛苦了!”是的,医者真情实感的流露,让观众感受到了“你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的那份坚定初心,观众的反馈也让医师再次感受到职业自豪。 近日,作品还成功入围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第二届医师节创意传播大赛20强,我院在网络票选环节以超高人气排名第一。这令我倍受鼓舞,也深信只要用心付出,即便是背后默默无闻的坚守,也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作为一名专业媒体工作者,加入佛山市中医院大家庭已经4年了,越发感受到医学是一门有温度的科学。同样,打造医院人文品牌需要我们讲有温度的故事,以情动人。只要用心,定能发现更多身边的感动。
欢迎大家积极参加由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和健康报社携手举办的2019年中国医院人文品牌建设者专题征文活动 【大奖】关于开展医院人文品牌建设者专题征文活动的通知 http://www.yyrw.org.cn/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5&id=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