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我刚过完28岁的生日,来到医院报到,头上还别着大大的蝴蝶结,故作成熟的背包里,只装着一个HELLO KITTY的水杯。第一天工作结束,我满心欢喜,感觉自己兜兜转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校园”。 一直到现在,我也仍然把市一医当作我的“学校”,还是个百年老校呢!只不过不同我们修学士、硕士、博士,4年7年足以;在这所学校里,学制是30年,甚至更久。工作,学习,生活,她都与你同行,最后拿到的学位,叫做人生。 对我来说,已经过了freshman的阶段,晋级“学姐”了。虽然有点留恋还是“学妹”时可以享受到各种优待,但也为自己走过了这些年的磨练,更加成熟而由衷地开心。 想想这一年“大一”,似乎是传说中“凌晨4点的哈佛图书馆”FEEL的大一,对我这样在“堕落街”吃喝玩乐到处野的文科生来说,过程痛苦,收获却也尤显珍贵。 学新闻的我,跑了3年小记者,就做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专线记者”。这些年东跑跑西挖挖,这听听那写写,挖到了不少“料”。本身就生长在一个医生之家的我,对这个职业这个群体多了很多感受和理解。感受到好的故事,就想一直写下去,也是一种幸福吧。 还记得刚上班第二天,接一活儿,随同慰问耄耋高龄老前辈、老主任潘百思。这一去才知道,哗啦啦来的这一票人,是市一医院四代消化内科的主任,传帮带一路走来,言谈间是和谐和骄傲。这一课叫尊师重道。 泌尿外科的老主任余安迪,虽已病入膏肓,虽已与世长眠,但我们都记得他。有一天下大雨,我和他太太伦医生约好做一个简单的采访。老人依然优雅矍铄,说起年轻时两人一起当医生的奋斗,一起养育孩子的不易;又说起余主任在哪里扎根,在哪里做出了成绩,在哪里获得了当地人的信任……眉目间始终带着欣赏的神情,始终不离不弃。女人的温暖坚韧,让人唏嘘感动。这一课叫好的感情。如今两人都已驾鹤仙去,但每每想起,心中都会记起那个绵长温柔的午后。 有位普通的护士,母亲节给一位患儿的妈妈送了一盒饼一枝花,安慰鼓励她继续向前走。护士心里明白,只有妈妈不放弃,患儿才能有勇气。如果妈妈撑不住了,这个家庭可能很快就没了信念。母亲节之后,这位护士又偷偷给他们垫了钱,再撑一把。这一课叫方便为怀。 这些身边的故事,带来启发和感动;而慢慢了解的过程,又带来深深地理解和认同;这些感动和理解,也成了工作最好的发动机。 医院今年120周年,我们发起了故事征集,很多医护人员分享了他们自己的成长故事。那些平时一起工作的同事,本不了解,但看了他们的文章,再见面时,也会涌起深深的敬意。 一位工作了31年的护士,坚持做工作笔记,保存了满满的两大箱,这个习惯记录着她的成长,也记录着医院多年来的变迁。一个90岁的老党员老市一人,不折不扣的女战士,培养了两个市一的专家子女,听到当年的老同事老同伴辞世后补交千元党费的事,她也为之一振,“我都好感动!”51岁的湛江居民张女士,每年都有那么几天,坐10个小时的车辗转来到医院,带上三大包冻的硬邦邦的海鱼,来到医院皮肤科,四年雷打不动。自己家出海打的鱼并不值什么钱,却是她答谢四年前挽救她生命的三个医生的一点小心意…… 是什么让我们感动至深?医院就像学校,120年也同样不老,相反,还正是青春茂密之时。医院百年,励精图治,薪火相传,弦歌不息,庇护、陪伴了多少而立青年走过人生的春秋。多少人和我一样,开启职业生涯,蜕去了青涩,成为顶梁柱,多少人漂亮地“毕业”了,却仍然不忘服务。他们给我力量,引我向上,陪我闯荡。我也愿做这所医院的建设者和见证人,跟随她,写尽万象,写尽感动,写尽芳华。
欢迎大家积极参加由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和健康报社携手举办的2019年中国医院人文品牌建设者专题征文活动 【大奖】关于开展医院人文品牌建设者专题征文活动的通知 http://www.yyrw.org.cn/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5&id=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