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年过六旬的陈宜鑫主任走进18楼爱心病房的15号房间34床,全身多处骨折、躺在床上女伤员努力地侧了下头,不安地问,“医生,我在这里安全吗?”陈宜鑫拉起女伤员的手,轻声又坚定地说,“你在这里很安全。” 十一年前的场景历历在目。汶川特大地震灾难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创伤,使这名女伤员出现过度焦虑的症状,已经影响到她的临床治疗。“睡前还可以做做按摩”,陈宜鑫一边安慰伤员,一边轻轻地从眉头向眉尾为伤员做着按摩。他告诉护理人员和伤员的家人,可以在晚上进行这样的按摩,帮助她入睡。 这段医患间的对话交流场景对我这个非医学专业的宣传菜鸟触动很大,成为《你在这里很安全》这篇宣传稿的素材。经过健康报冯立中老师的指导、修改,在当时每天大量的抗震救灾投稿中,被健康报刊发。2008年,医院先后两批次收治了 36名从四川转来的地震伤员。作为宣传干事,我从接收伤员到所有人出院,全程参与、见证并记录。 除了治疗伤员们身体上的伤痛,尽力抚平他们内心的伤痛、给予安慰关怀,让伤员感受到家的温暖,是医院从一开始就确立下的工作目标。每天,不仅有内外科的医生参与治疗方案的评估和讨论,康复理疗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以及志愿者们都全程参与到伤员的救治康复过程当中来,医院的第一个MDT(多学科诊疗团队)就在这场大考中形成(当时国内好像还没有MDT的概念流行)。所以,当值班护士在交班中反映那名高位截瘫的女伤员十分焦虑时,神经内科有丰富心理咨询经验的陈宜鑫主任立刻赶到了伤员身边。出院时,那名女伤员虽然仍无法站立行走,但她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已经好转,不停地向医务人员挥手致谢。当然,还有院内外的众多志愿者们每天有序排班来协助伤员和家属适应合肥的生活——为了预防坠积性肺炎,志愿者们买来气球让无法起床的伤员每天吹气练习;住院时间长,头发长了怎么办?医院附近长期给职工理发的小四姑娘得知消息,主动来到病房给伤员们义务理发;年纪最小的郭垒在地震中失去一只胳膊,还在上学的他非常希望能继续学业。合肥一中退休的语文老师听说了,来到病房,办起了“病房课堂”……医院从来就不是孤岛,除了医护团队的手术和治疗外,把医院乃至整个合肥市民的善意送到伤员、家属身边,就是希望他们早日康复,不仅从身体上,也从精神方面重新站起来。四川人民面对再大的灾难和困苦,也没有忘记“要巴适”的坚强乐观,给医务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病房走廊的互动墙上永远不缺的就是贴得满满的爱心纸条,每天病房里的二胡声,欢笑声,临行时川皖人民一起拉歌的场面,仿佛就在眼前。 十年后,当年分管爱心病房的副院长严光用一篇《十年,你们还好吗》深情回忆起那段难忘的日子,经过官方微信推送,在医务人员朋友圈和媒体朋友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和很多媒体的关注采访。36名伤员早已回到四川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而“川皖一家亲”的佳话还在延续—— 在病房里度过80岁生日的刘秀琴老人,十年后依旧身体硬朗,和女儿生活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女儿给我发来两人散步的照片和视频。隔着手机屏幕,老太太大声说,“要感谢省立医院,是你们让我活下来,过得更好!”四川都汶高速收费员付尚兵,在地震中右腿骨折,因为年龄相仿,作为志愿者的我常去病房陪他聊天。十年后,30岁的他仍在收费站工作,同时还在帮着家人经营水果生意。他和我约定,“姐,我结婚你一定要到四川来耍啊”“嗯,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那篇新闻稿后来获得了当年的安徽省卫生好新闻二等奖,而对于全程驻守在爱心病房的我而言,收获更大是通过亲身参与这场爱心接力,真实触摸到医疗的温暖,更感知着医院的变化和发展。2009年,医院在安徽省第一个设立多学科会诊中心,从“按科就医”到“按病就医”,至今医院已开设心律失常、营养咨询、用药咨询等50余个专病特色门诊,建立起消化道肿瘤、帕金森及运动障碍、眩晕等几乎涵盖全院所有一线学科的20多支多学科诊疗团队(MDT),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为患者量身定制全面优化的“一站式”诊疗方案,人文医疗的理念在多个学科、多个领域生根发芽。 两个月的爱心病房驻点宣传和志愿服务工作经历,是我对医学人文认知的一个萌芽。我开始知道,原来安慰、帮助,与手术、用药一样重要,不,确切地说,这些原本就是临床治疗的一部分。原来我们不仅要去治疗疾病,更应该去帮助病人。如果说汶川地震是一次医院整体实力和人文的考验,那我在日后的工作中接触遇到的那些医务工作者,更让我深深地相信,医学人文,就在我们身边。 每年6、7月间,如果你正好乘坐合肥地铁2号线,也许你会遇见一位特别的中年人。他讲话的声音好像不是来自嘴巴,而像是从随身携带的扩音器里发出来的,声音有些沙哑,但交流起来却又十分得自信流畅,让我忽略了这声音的来源。这位一位来自阜阳的喉癌切除喉管患者,叫郑杰,他之所以还能“说话”,是因为他在我们医院get到了一种新的发音方式——食管发音。九年来,一直在做食管发音志愿服务培训工作的,正是我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一群医护人员。 对喉癌患者来说,手术切除喉管是活下来的唯一希望,而全喉切除患者,由于不能开口说话,非常痛苦。有患者自暴自弃,甚至开始重新沾上了喝酒抽烟这样的不良生活方式,这对患者的身体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很灰暗的现实,是不是?医护人员辛辛苦苦切除肿瘤,治好病、保住了患者的命,可如何才能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让他们能够进行基本的人际交流甚至重返社会呢? 科主任孙敬武、护士长薛贵芝开始操起心来。他们多方打听,了解到香港有无喉患者通过食管实现发音,就派同事出去学习,团队的年轻人也专门创建起了“无喉复声”青年文明号,激发团队的力量来帮助这个特殊的群体。虽然日常工作繁忙,他们每年坚持开办食管发音学习班,带着患者一起康复。为了让省内外更多需要帮助的无喉患者能够得到帮助,他们还把这项工作从医院向全省推广。2013年12月,安徽省无喉复声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和安徽省新声会成立。至今,他们已经利用业余时间主办了14期食管发音培训班, 120多位无喉患者重新开口“说话”,部分患者已经重返工作岗位。前面提到的郑杰,如今已经回到了他热爱的教师岗位教书育人,还利用业余时间担任起了培训班的老师,传授自己的“新声”经验,解疑答惑,为更多的病友服务。 这项工作得到了无喉患者和家属的热烈欢迎,也获得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赞扬,受到国家和省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成为医院的品牌人文服务项目。2018年,项目负责人孙敬武教授获评“中国好医生”月度人物,“无喉复声青年文明团队”荣获 “安徽省青年文明号”称号。孙敬武两次入选安徽省委宣传部“十九大与我们这一行”“医者 榜样”宣传典型,包括新华社、人民网、安徽日报、安徽广播电视台等国家和省属重点主流媒体均对无喉复声志愿服务工作给以重点报道。2019年3月,“互助自助,再现新声(生)”项目获得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中国医院人文品牌风尚案例”奖。护士长薛贵芝告诉我,今年6月他们刚培训了20人,计划着11月继续开班,接收学员。医者仁心,这不正是健康中国提倡的全生命周期照护的生动实践吗?在我们医院,这样为患者提供人文关爱的团队,不止这一个。 炎症性肠病简称IBD,是一种特殊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由于目前无法根治,被称为“绿色癌症”,在年轻人中多发,稍微吃错点东西就腹泻、腹痛难以缓解,对青年人乃至家庭的打击非常大。我们医院消化内科在国内较早开始开展对炎症性肠病的规范化诊疗,2010年就成立了IBD多学科专业诊疗团队,致力于通过多学科团队来规范治疗。但他们做的远远不止这些,他们建立IBD病友会,连续8年为炎症性肠病患者举办联谊会,开设QQ群、微信群,为病友建立线上线下的全周期服务网,让病友在温暖的大家庭中走出绿色癌症的阴霾。目前,在消化内科接受正规治疗、疾病管理的IBD病友超过500人。 IBD病人最大的问题往往就是来自于吃,吃什么,怎么吃,都需要十万分的注意。医院里掌勺的大厨也被邀请来担任了志愿者,在病友会的现场手把手地教地大家如何科学搭配饮食、营养又安全地吃。在这个“IBD 之家”里,团队成员既有专业的医务人员,又有本身就是患者的志愿者,大家一起努力,接力爱,传递爱,让IBD 病友不再孤单。 这个团队的工作令我感动,但最令我敬佩的,还是团队的领头人、学科学术主任王巧民教授。这位曾担任多届安徽省消化病学专业主委的82届大学生,虽已年过花甲、退居学科的行政管理二线,却还在坚持为IBD病友奔波—— 每年的病友会,她都会带领团队商议主题,确定议程,布置会场。2018年,我参加他们的主题病友会,当年确定的主题是《朋友别哭,有你陪伴就不孤独》。当活动现场熟悉的旋律响起,我和在场的IBD病友一样,留下了激动的泪水。是的,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王巧民带领团队和这个特殊群体一起,携手对抗疾病,让这群特别的人更有尊严地活下去,活出质量,活出新天地。不管是考上大学,拥有了自己的爱情,还是开创了自己新的事业,病友们都习惯来“IBD 之家”交流群里知会一声,而病友们和志愿者们总会第一时间祝贺、鼓励。 由于炎症性肠病需要进行生物制剂治疗,花费高,很多病友用不起药,治疗时断时续很不规范,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在医院医保部门的联系下,王巧民主动找到原安徽省卫生健康委新农合办、省新农合办以及合肥市医保办,主动向工作人员介绍这类疾病的发病情况、临床治疗进展以及安徽病友目前存在的困难。最终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安徽省将IBD纳入省新农合重大疾病范畴,按病种付费报销比例70%,同时纳入合肥市医保门诊特殊病种范围并提高年定额,这样的报销比例,全国范围仅有安徽。病友会现场,一位年轻人告诉我,“得这种病很不幸,但和其他省份的病友比起来,我们又足够幸运,我们安有这么好的福利,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近三年,团队已综合诊治IBD病友2500余人次,重症疑难复杂病例临床缓解率大于90%。 左手专业,右手人文。王巧民是消化业界享有很高声誉的白求恩医师奖获得者,可谓功成名就,可每每与她交流,我依旧被她永不停歇的奋斗精神感染,被她的大医情怀感动。现在,王巧民不仅牵头发起成立了安徽省心身医学会消化内科分会,还开始在科室青年医护人员中倡导推行平行病历的书写,用叙事医学的方式让医学人文真正在学科、在临床实践、在青年医务人员中落地生根。王巧民曾对我说,当医生不能仅仅只会看病,更有责任推动社会包括政府和老百姓加深对疾病的认识,让病友们更有尊严地活。在她的带领下,消化内科团队先后获得全国“IBD领域杰出贡献优秀诊疗团队”、中国健康促进会“IBD社会公益活动优秀团队”称号,项目团队入选安徽省委宣传部“十九大与我们这一行”宣传典型。 以上两个医疗团队和带头人都是我身边医学人文的优秀实践者,也是我的榜样和动力来源。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故事,正是在于每每与他们接触,我都能感受到医者的责任与担当,也让我对医学的人性之美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是我在团委做志愿服务培训期间偶然遇见的。这也是我在四年的志愿服务培训中和志愿者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因为这句话,让我在做了多年的医院新闻宣传报道后,开始第一次去真正思考医学的价值,办医院到底是为了什么?医学技术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作为安徽省内最大的公立医院,来我们医院看病的人太多了,门诊量过万是常态,再加上陪客,同事常戏称,早高峰的门诊就是“合肥的陆家嘴”。2014年底,在新门诊投入使用后,硬件环境大为改善,医院在省内首家投入140多台集挂号、缴费、查询、打印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功能自助设备,老百姓过去在窗口排长队的情况大大改观,群众的就医获得感也得到提升。 安徽是农业大省,优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我们医院聚集了大量外地和农村的就诊者,还有那些多年来信任支持医院的老年人“铁粉”,自助机他们能学得会吗?新的流程他们能适应吗?一个都不能落下!衔接的服务工作交到了共青团——发挥志愿服务专长,为来院就诊的患者提供无缝隙的暖心人性化服务,成为我们的工作目标。志愿服务指导手册做起来,绿马甲穿起来,专项培训搞起来,得到消息的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的同学们也在学校团委的号召下,纷纷响应,开始了我们长达七年、目前仍在持续的愉快合作。2018年,医院门诊助医志愿服务项目获得共青团中央志愿服务大赛银奖。 结识并与这群可爱的人一起共事,是愉快难忘的经历。刘广庆是合肥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2013级学生。这位来自甘肃天水的小伙子,有北方人的直爽和热情,因为在志愿服务中的出色表现,成为医院和大学的优秀志愿者代表,也在医院志愿服务大会上分享自己服务经验。毕业后,我们仍会常常通过微信联系交流。只要有空,刘广庆仍会来到医院,轻车熟路地穿起绿马甲、来到缺少人手的岗位上为患者服务。他还经常通过自己的朋友圈帮我们转发门诊志愿服务、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等医院的各类信息,传播正能量。在他看来,“助人自助,在医院帮助别人的感觉非常好”。 要知道,这些平时爱睡懒觉的90后、00后们,一轮到服务日,早上五点多钟就要起床,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来到医院,忙碌半天。虽然辛苦,虽有不理解,但他们鲜有抱怨。有志愿者在分享心得时说,“绿马甲,是付出的象征,是帮助他人的旗帜,是爱的标志”,还有同学说,“我不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帮助了就诊的病人,同时也用我的经历号召更多人行动起来,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门诊助医志愿服务成了医学人文实践的生动课堂。现在,正有越来越多像刘广庆一样的院外爱心人士,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绿马甲也成为医院的人文品牌之一。而从2015年开始,医院也将门诊志愿服务作为新员工的入职第一课。“准医务工作者们”来到门诊,直面群众需求,感受百姓疾苦,对大型公立医院的青年医务人员来说,是难得的砥砺品质、永葆初心的第一课。 共青团工作期间,我通过了社会工作师的资格认证考试。有了工作实践,再通过工作之余的自学充电,我开始慢慢去学习运用社会工作的视角来看待工作,看待医学人文。有人曾说,医院可能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社会组织,是工厂,是企业,是社会,是居委会,更是避难所。功能的复杂,决定医院本就是社会的一部分。如何把医院的发展与国家需求、人民需要、社会进步趋势相结合,绝不仅仅只是一句空话。健康中国战略和全生命周期照护理念的提出,就是在给我们这个曾经饱受争议质疑甚至是诋毁攻击的行业赋能,而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给我们的医院人文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运作空间。关注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就医感受,创建人文品牌,建设人文医院,学习链接外部资源,正是我们这个行业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最佳实践渠道。从活动到行动,人文医院建设不正在经历这样的转变吗? 2016年我回归宣传部门工作,此时新媒体时代风生水起,医院宣传工作亟需转型。如何从传统的信息发布向全方位的传播互动转变,从单纯的写稿子、做院报院刊的作坊式部门向医院品牌建设传播部门转型,我们需要做得太多。做医学人文精神的传播者,医院正能量的发掘者、弘扬者,成为我们的工作定位。 根据《合肥地方志》记载,我们医院的前身是1898年由加拿大籍传教士柏贯之到合肥来创建的柏贯之医院,1914年更名为合肥基督医院,柏贯之也是南京鼓楼医院的第二任院长。2018年正值医院建院120周年,为了进一步梳理医院历史,受党委委托,我和同事来到南京鼓楼医院寻访,希望能找到更多建院之初的线索。南京鼓楼医院外事办领导和已经退休的王斯瑶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王老为南京鼓楼医院院史馆的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在向他请教的过程中,我们得知王老等人曾赴美国找到基督教总会的同仁,得到了一批珍贵的图片资料,“我印象中有一张基督医院的门头,有可能就是你们医院”,王老的一番话令我喜出望外,因为我们当时能证明医院历史的最古老的照片是1948年医院建院50周年的员工合影。我试探性地询问,能否把那张照片找给我们。王老师答应下来。回医院后没几天,王老师就把图片发到了我的邮箱。打开照片的瞬间,我激动不已——石质的大门上,“基督医院”四个石刻的大字清晰可见。可是怎样才能证明这就是我们医院的老大门呢?缺少证据啊! 此时,我们正面向社会大众和医院职工开展建院120周年的征文活动,很多社会上的热心人士给我们投来稿件,讲述他们和医院间的动人往事。其中有一位94岁的合肥老人许道常,他凭借个人记忆,亲笔写下了与医院前身合肥基督医院的点滴故事。老人在文中说道,“经基督医院牧师葛恩威推荐,我的父亲和叔叔二人到基督医院学医,医生们乐以施教,在西方科学文明的熏陶下,二人从此走上了从医的道路,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命运”。老人家对医院感情深厚,年龄又足够长,兴许是一个突破口。于是我们带上鲜花,来到许老家中。许老和子女们住在一起,见到我们,他也很激动,老人家思路清晰,手写稿满满几页信纸,力透纸背。跨越世纪风雨,这份珍贵的情感令我们这些晚辈动容。 一番寒暄后,我点开保存在手机里的那张老门头照片,94岁的老人把手机凑到眼前,脱口而出,“就是这个,就是这个”。许老向我们回忆,虽然医院内部他没有进去过,但小时候经常在大门外玩耍,所以对门头印象格外深刻。 院庆期间,医院党委向许老颁发了证书和奖状,我们也把老人家的作品收录进人文丛书。这张珍贵的门头照片后来成为建院120周年人文系列丛书《我与省医故事》的封面图片,在多个场合与全国各地的同行嘉宾以及职工见面。拿到成书时,我感慨万千。翻开这本书,就是在触摸医院的历史,感知医院的温度。阅读这本书,就是让我们更深切去体会许许多多像许老一样一直关心、支持医院建设发展的普通民众的信任和期待。这才是医院的源头和根基。千山万水,别忘了来时路。做医院历史人文,就是让我们在华丽转身为中国科大附一院之后,不要忘了根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知道自己是为了谁。 说起照片,另一张可能更为大家所熟知,那就是今年火爆全网的餐巾纸留言照片。这张照片不仅让白岩松、医冠清瘦这样知名的媒体人和医院品牌传播者广泛宣传,更登上了中国共产党七一官宣短片。人民网安徽频道负责舆情分析的老师告诉我,粗略估算,全网阅读量应该过亿了。数字当然有说服力,可大家知道我最欣慰的是什么吗?是新闻的主角青年医生栾远航的进步。他在我采访结束的时候,就向我咨询,“方老师,我在学校已经是入党积极分子了,我现在该如何入党?”我想,这样充满正能量的年轻人,正是我们的健康事业需要的啊,之前所谓的宣传顾虑也一扫而光。 想起一位老领导的教诲,宣传典型,不是把榜样塑造成高大全,而是要努力让更多的宣传对象因为我们的宣传变得更好。讲好人的成长,其实就是让越来越多的人更好地成长。如今,栾远航被医院党组织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支部有专门的对接培养人。通过我们的宣传平台,让更多青年人找到前进的方向,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这不正是我们参与医院人文建设的意义所在吗? 人文医院建设是一个宏大的主题,见仁见智。说的再通俗点,人文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但我想,这其中,离不开医院的顶层设计,离不开医务人员的努力奋斗,更离不了社会各界的参与支持。 与其空想,不如实践。人文可以是一项项暖心举措,一个个生动案例,人文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坚定。做人文,打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推动进步。 一篇新闻稿,两个团队,一群年青人,两张照片……这样的人文故事,工作感悟,每位从事医院宣传和党群工作的人一定都能讲出一箩筐。于我而言,它们更是我成长的珍贵印记,在我的心底里刻上一个大大的“人”字 。 回看自己近二十年的工作历程,我开始明确自己的目标——回归初心,回到源头,练好绝活。过去,我们甘于做绿叶,今后,我还是立志继续当好一片绿叶,扎根医院人文建设实践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进程中。感谢有像生命关怀协会这样的平台,让更多绿叶得到阳光雨露的滋润,获得更多的理解和尊重,这也是激励我前进下去的动力。
欢迎大家积极参加由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和健康报社携手举办的2019年中国医院人文品牌建设者专题征文活动 【大奖】关于开展医院人文品牌建设者专题征文活动的通知 http://www.yyrw.org.cn/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5&id=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