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方便病人,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是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医疗团队的救治服务宗旨。医院医疗团队在抓医疗技术高精尖的同时,不忘注重服务品质,切实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来促进人文品牌建设。 隶属于温州市中心医院的温州第六人民医院有着一身赫赫战绩,是温州市以收治感染性疾病为特色、唯一一家传染病专科医院,承担着全市传染性疾病救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的任务,拥有负压病房、专业化的物资储备等基础保障,同时还拥有全市传染病救治专家这一支经历过SARS、甲流、禽流感、H7N9等重大疫情的精干团队。 医者人文关怀,提升患者满意度
医院建筑和各种仪器设备是有形的,而医者对患者的服务却是无形的,切实站在患者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是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医疗团队在无形中彰显的医疗服务人文特征。 就如新冠肺炎疫情,第六人民医院作为温州第一个主战场,是浙江省最先开放的定点收治医院,也是温州市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感染者数量最多的医院,共收治141名患者,其中4名危重症、23名重症、2名血透病人。短时间多患者,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非常大,但再难的环境他们仍然保持医者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在疫情期间,医院推出不少“家庭爱心房”,让有母子、夫妻等亲情关系的患者住在一起,不仅能缓解他们的紧张、焦虑情绪,还能彼此鼓励打气,有助于对疾病的治疗。 医护人员的付出,患者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看你的样子好累啊,我也希望自己早点康复,不用你们这么辛苦”“我看到这么多医生日夜不停地为我付出,为我操劳,我发自内心地感激他们”“15天的隔离治疗终于胜利,在这期间谢谢每位医护人员的热心帮助照顾”“过了这个关键时刻,一定和你抱抱”…… 患者和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让医院创造了多个“第一”,包括浙江省首例确诊患者、浙江省首例治愈出院的患者、浙江省首例出院的危重症患者、温州市最高龄的患者、温州市首例需要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温州市体重最重的患者,零死亡率、零医务人员感染率。 医者社会责任,营造和谐氛围
一个真诚的微笑、一道关切的眼神、一句贴心的问候,往往能带给病友更多战胜疾病的勇气和力量。患者的就医感受不仅取决于医院的医疗技术,同样也在于诊断、治疗、护理以外的“非医疗服务”。 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成立“37°爱之家”俱乐部,旨在传播正确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协助艾滋病患者解除困惑、舒缓情绪上的压力,引导其更好地面对感染疾病后的生活。医院一直将普及公众的艾滋病知识、控制艾滋病疫情视为己任,组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 为了让广大师生更好地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对艾滋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技能,倡导积极向上的青春理念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医护人员到学校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讲座活动、向特殊人群宣传艾滋病知识、走进社区宣传预防诊治措施。 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医护工作者还自编自导自演,出品了艾滋病传播阻断科普微电影《狙·艾》,向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人宣传和普及高危行为后的暴露预防措施,来提高人们预防艾滋病的意识,也特别有意义,既让老百姓知道高危行为后如果及时阻断,能有效控制艾滋病,同时,也让大家知道温州其实是有专业的医院,能对高危行为后进行有效的阻断和治疗。此短片获得了“微视频类”二等奖。 医务工作者将“社会责任”当作立足的根本,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秉承着患者为中心的宗旨,营造出和谐氛围。 医者坚定信念,创新建设之路
人文服务不是喊口号所能体现的,而是需要医务人员真心为病人着想,让病人最终体会的到。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一直将“患者为上、安全就医”作为核心内容。其中,感染科63病区就以“安全、公益、抢救”为永恒的主题,“呵护生命,不忘安全”为口号,创建了青年文明号。青年团队们信念坚定,脚踏实地在抗击传染病的第一线,在最危险又是最平凡的岗位年复一年地上默默奉献,矢志不渝地做温州人民的安全卫士,用青春的活力点燃生命之光,将安全和健康带给患者。 感染科63病区青年文明号创号以来,走进温州各大院校进行传染病的宣教,走进温州各大社区开展义诊,组织病区患者进行集中健康宣教,多次走进患者家中,已经成为他们工作日常。 防疫控病,科普助力,健康中国——这条路他们将义无反顾地坚持走下去。三年来,我号打造患者身边移动结核工作站,脚步遍布温州各地,服务患者及家属达400余人次。至今共在病区开展健康教育42次,走进20余所中小学服务学生达2000余名,优质医疗资源下基层,共走进30个社区,服务群众达3000余人。 感染科63病区青年文明号成员对口帮扶丽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助其顺利开展:互联网+健康医疗,定期对家庭签约医师及护士进行培训,同时陪同他们走进患者家中就诊。 他们的努力和付出,获得了“全国青年文明号”先进集体荣获。这是2019年获得此项荣誉里,最为“年轻”的国号集体。 虽然是最为“年轻”的国字号,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青年服务历史短。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奔赴在抗击传染病这个没有硝烟,却须全副武装的战场上。他们坚定的信念,创新了人文建设的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