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发展史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命运一脉相承,1937年因抗日战争爆发,北平大学医学院部分师生西迁组建了西安临时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随之诞生,存续了中国最早国立西医高等教育的薪火。1956年一分为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随即诞生。 近年来医院荣获全国“最受欢迎三甲医院”、全国总工会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陕西省唯一“全国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先进集体。2016年,医院入选第十四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候选单位,被西安市委、市政府授予“创建文明城市特别贡献单位”荣誉称号,2017年,医院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单位。肾移植科、肝胆外科、重症医学科、药学部被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医院秉承“厚德、博爱、精医、卓越”之院训,以推动人类卫生事业发展、护佑人民群众健康为己任,努力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名院。 一、传承医院文化 弘扬前辈精神 2016年,医院以迁建60年纪念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挖掘精神、传承文化、展示形象、凝心聚力的活动。由中美健康峰会组织、一附院联合承办的第六届中美健康峰会召开。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附属医院和国家区域医学中心誓师大会举行,并且举办委属委管医院思政会和近20场学术活动,完成近80万字的医院《院史》及《风云六十年》、院史长廊建设、院庆画册《甲子臻言》、邮册和院徽,开展“重走迁陕路”文化溯源活动。组织500余名演职人员,连演三天《生命的召唤——一附院之夜》大型职工文艺晚会,彰显了医院文化。2018年,医院院史馆及教学陈列室正式建设完成,成为医院历史的宝贵积淀,也是医院文化理念的集中体现。为充分发挥院史馆宣传载体作用,将参观院史馆作为一项常态性活动,并要求新员工在入职前进行重点学习,以加深其对医院核心文化的理解和认识。铭记先辈事迹,传承医院文化,通过举办评优评先的活动,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人文科室”、“人文医生”评选活动,树立榜样力量,传递正能量。 2018年8月30日至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陕西调研地方病防治工作期间,深入医院老教授殷培璞工作过的麟游县崔木镇,孙总理对殷培璞同志的先进事迹给予高度肯定。医院掀起了弘扬传统、向殷培璞教授学习高潮,并组织了宣讲团走出医院,向陕西省、西安市的同行宣讲殷培璞教授的先进事迹。 二、倡导人文管理 关爱员工发展 医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文管理、人文服务理念,积极为员工搭建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平台,营造浓郁的人文关怀文化氛围。医院和科室着力于为个人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和机遇,结合个人自身专业及科室、医院发展需要,制定一系列进修,培训计划,鼓励和支持医护人员走出去,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以及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方法。举办各种技能培训、学术讲座等的活动,突出老中青传帮带,激发青年人锐意创新,关心每一位员工的成长,鼓励员工不断进步,在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方面,坚持“老中青互帮“的优良传统;在鼓励创新方面,积极搭建培训、研修平台,积极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只要员工有想法,就创造条件让你做。以宽容的态度支持新医疗、新技术的研究推广等;在职业发展规划方面,为员工提供良好平台,引导员工结合特长确定发展方向;在人才建设方面,重视员工职业发展规划,实施相对独特的培养体系——送去国外知名大学培养,请国内外知名教授来院,鼓励年轻人积极探索的科研思维;在临床专业方面,非常注重人文关怀,根据个人不同的兴趣爱好,确定不同的临床亚专业方向,并且唯能力不唯资历,大胆应用人才,给年轻人上任务、压担子,扛主力。 医务人员是医疗服务的主体,医院充分借助多种方式真诚关心员工。当员工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总是能感受到医院领导、科室管理者送去的温暖和阳光。近年来,医院努力从各个方面改善工作环境、居住条件,每年定期为所有员工和退休人员免费健康体检。医务人员在承担着繁重医疗工作的同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为此医院启动了“阳光医院”关爱职工身心健康项目。在开展心理知识培训讲座的同时,倡导对高压力状态医务人员实施减压治疗。各科室依托工会部门建立“职工小家”,在其中融入心理疏导服务机制,营造心灵绿洲,有效提高了职工在医院工作的愉悦度,使员工压力得到舒缓,帮助员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克服职业压力,提升职业幸福感。医院还逐步建立健全职工健康管理档案体系,大力开展健康宣教、预防保健、身心健康评估、咨询与干预治疗等,以增强医护人员的职业胜任力和愉快感,为患者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 三、搭建奉献爱心平台 发扬志愿服务精神 作为西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一所大型公立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医院年门诊量达到了289万,针对医院日门急诊量上万,医务人员巨大的超负荷工作压力,医患沟通不善极易诱发矛盾的现状,交大一附院以志愿服务工作为抓手,积极构建文明和谐的医患关系,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搭建向患者奉献爱心的平台,2013年创设了交大一附院“蒲公英”志愿服务队。经过5年的实践探索,目前,“蒲公英”已构建起涵盖门诊志愿者、艺术志愿者、医疗志愿者、文化志愿者、病友关爱志愿者、会务志愿者等6大门类志愿者服务体系。 西安交大一附院邓景元康复志愿者团队每个周六都会准时到达雁塔区红专南路社区做志愿康复医疗服务,风雨无阻。他们的坚持和热情感染着科室、带动了社会,如今邓景元带领的志愿者队伍已扩大到70多人,中央人民政府网站报道了他的事迹。 44岁的胸外二科王健生教授,是国家民政部颁发的“五星级志愿者”,18年来坚持每周下乡义诊,利用周末走遍了陕西107个区县中的89个县的角角落落,带领全省4000多名医疗卫生志愿者,为群众进行了健康查体,建立了“乳腺疾病”防控体系。 2018年4月陕西医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在一附院正式成立。皆在实现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培养技术与修养并重、医学与人文同行的优秀医学生,助力健康陕西、健康中国建设,共促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让人文与医学教育接轨,让医学教育闪耀人文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