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有的人浑浑噩噩,无所事事浪费青春;而有的人却积极投身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以不懈的追求、辛勤的汗水演绎青春。达川区人民医院共产党员黄跃军正是一个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将金色年华献给卫生事业、大笔书写青春篇章的杰出代表。
平凡事业见真才 一位伟人说过:“我们做事,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黄跃军同志就是这样的践行者,他具有钉子的钻劲和缠劲。在平凡的工作中干出平凡的成绩。 1994年7月,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万源师范,由于能写会画被招聘到达川区人民医院从事宣传工作,这一干就是25载春秋。曾经有许多次机会他可以重新选择,但他始终尽忠尽责,几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说,“救护生命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我虽不是医生护士,但与这样可敬的人在一起,并宣传报道他们,我感到无限荣耀。” 1997年,电脑、网络、多媒体等新兴事物出现宣传领域,新的宣传载体逐渐代替传统用毛笔写,用排笔画。虽然经济并不宽裕,但仍然让他成为医院第一个拥有电脑的人。为了更好地掌握新技能,他夜以继日学习工作。现在,他不但是大家公认的“电脑专家”,而且还精通多种软件。平面软件Photoshop、corelDRAW,三维软件3D max、后期软件After Effects等多达18种。 他热情讴歌天使精神,积极撰写新闻报道。先后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了500余篇新闻信息。其中撰写的《都是找熟人看病惹的祸》、《护士有张名片》、《志愿服务在行动》先后在《健康报》、《现代护理报》、《中国青年报》等国家级杂志上发表。 志愿服务见真为 每逢周日或周六,在达川区人民医院你总会发现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的在儿科照看小孩;有的在内科为病人整理床铺;有的在骨科陪同病人康复锻炼;有的在门诊部大厅担当导医。他们忙碌的身影穿梭于医院的每个角落,他们是来自医院及学校的青年志愿者。这是黄跃军在达州市率先发起的“志愿服务在医院”的活动,至今已坚持了4个年头。 众所周知,志愿服务最怕“好心办成坏事”,特别是在医院,也许一个小小的服务就可能引起一场医疗纠纷,甚至是医疗事故,所以许多大型医院都没开展这项活动,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但黄跃军没有被困难吓倒。他找学校,找领导,查询相关法律法规,周密制定志愿服务条例。每到周日,他就会提前来到志愿者服务办公室,亲自为志愿者讲解注意事项,带领他们到科室。特别是为一些车祸伤病人和“三无”病人提供了及时、周到的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他们的事迹先后被《健康导报》、《大众健康报》、《达州日报》等多家报刊转载。 黄跃军总是说:“一个人活在世上,总得奉献点什么,才算不枉活一场。”为了这个追求,每次组织志开展活动,他总是忙得不亦乐乎,经常是清晨出发,深夜回家,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动和感染着其他志愿者。 危急之时见真情 汶川地震,他是唯一一名奔赴灾区的非临床工作者。2008年5月25日下午5点21分,在广元市医疗队驻地,当紧张忙碌了一天的医疗队员正准备休息时,突然,大地抖动,房屋颠簸,门窗 “哐哐”作响。顿时,脚步声、摔门声、惊叫声一起涌来,人们争相逃生。他赤脚第一时间跑出了大楼,但当听到一名刺耳女性的哭喊声时,他逆着人流奋力涌向楼梯口,将不幸脚歪的女护士背负出来。余震过后,这名渠县女护士含着眼泪,紧紧抓住他爱人的手说,“他太了不起了!……”是啊!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平时不足为奇,但如果发生在保命逃生的危急时候,那是需要何等的勇气和精神啊! 扶贫帮扶见真性 早在2012年,他就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到堡子镇耿石村,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与广大村民打成一片。 无论是在收割油菜的坡地上,还是在插秧的水田里;不论是在烈日炎炎的中午时分,还是在细雨绵绵的早晨时分;无论是在锅碗瓢盆的炉台旁,还是在茶余饭后的坝子中,你都会发现他的身影。村里的老人蒲善仕说道,“年纪轻轻的,看不出你还是个行家哟!” 为了给村里的老人看病,他邀请医院的内科专家到给当地村民看病,组织青年志愿者前往耿石村免费体检。在当地,他发现手机信号常常被“易外漫游”,让村民每月多交许多冤枉钱,于是撰写《楼上楼下手机瞬间漫游》发表在《达州日报》、《达州晚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得以解决。 2021年,他又主动申请回到家乡金垭镇金山村开展乡村振兴。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能映透出一个人的品性。一件件平凡串联的小事,则反映出一个人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黄跃军就是这样一位为了他人利益,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共产党员和宣传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