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梯登高 让百姓看大病不出县 2018年医院进一步完善了客座教授聘任制度,与京、沪等省城三甲医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让知名专家定期来院坐诊、带教,加快医疗服务技术发展。明确由院方承担专家手术费用和开展新技术的风险,解除医患的后顾之忧。促成了一号难求的北京名院专家团等顶尖专家稳定地来院查房、会诊、手术;与省内名中医签约,定期坐诊、查房;请到国内腔镜权威刘京山、胡海两位教授手术带教,推动了多学科又好又快的进步。神经内科、心内科、骨科、麻醉科先后成为河南省县级医院的临床重点专科;医院2018年三、四级手术量已占到全部手术的将近一半,处理疑难危重病例的能力迅速提高,让我市大病患者不出县就能获得最佳治疗。 二、远程服务 智慧医院让患者少跑路 2018年,巩义市医共体建设深入推进,远程医疗遍地开花,向基层投放了400多台远程设备,心电中心、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远程慢病管理中心等九大中心齐头并进,践行“基层检查+市医院诊断”的模式,提高了基层医师的服务能力,让基层百姓享受市医院同质化医疗服务的同时,还能享受到基层报销,2018年累计为5万余名群众提供了远程诊断,为百姓节省了路费、医药费超过300万元,初步实现了“小病在基层”的目标。 为节省患者就诊时间,医院提出了“让信息和设备多跑路,患者少跑路”的服务理念。不惜代价先后引进了智慧医院体验中心,导诊机器、智能发药系统、办卡机、预约挂号、报告查询机、共享轮椅、共享充电宝等自助服务系统,继开展移动缴费后又引进床旁结算系统,在病房直接办理入、出院手续和费用结算;开通病案通,患者随时随地可通过手机预约复印病案并邮寄;中药预约配送到家,10月20日开启,截至目前共配送85单;引进高端救护车,会爬楼梯的担架,为没有电梯的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搭建院内宣传平台,建立7个院内自办频道(综合频道、心内、神内、骨科、大外科、儿科、妇产科),把各科术前准备、康复注意事项等健教知识在各科病房播放;建立院内演播室和公共广播系统,拓宽宣传途径和载体,定期拍摄专家访谈、健康知识宣教等,传播巩医好声音和正能量。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咨询、缴费、预约、转诊、医保等一站式办理……以往挂号难、排队难、跑路多、门庭若市的现象,已很少看到。 三、人文建设 打造有温度的医院 乔来军院长提出的 “人文巩医”战略、“打造有温度的医院”,已植根在员工的心中。 2018年4月14日,在医院胸痛中心微信工作群中看到急诊科反映收到的一无主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时,乔院长第一时间做出指示:“对任何患者,不管有主没主、有钱没钱,医护人员都必须先抢救,风险和费用医院承担。”经胸痛中心团队及时行急诊PCI抢救后,患者转危为安。 乔来军院长说,在基层卫生机构总有个这样的习惯——找熟人看病,但现在社会发展变了,我们希望通过更加规范便捷的流程,让所有人急危重症患者都可以像找熟人看病一样,能够得到便捷快速的治疗。所以为了提高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率,医院打造五大急危重症中心,即: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急救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充分发挥学科间的优势互补作用,累计为1000多位危急重症患者抢救赢得了黄金时间。 开展肿瘤多学科联合会诊,为患者精准施治;入户护理,让不方便出门的患者免去后顾之忧;设置便民餐车,方便做空腹检查的患者及时就餐;成立客服中心,陪同患者检查、转运患者、收送报告,提供一条龙服务,并协助医护搬运物资,把医护还给患者。此外,设立巩医文化苑,温馨的茶吧、1000余册图书,免费供候诊患者阅读;设立儿童乐园,让候诊的孩子们暂时忘记了痛苦和烦躁…… 不仅如此,医院还主动承担公益事业,在边远山区尤其是贫困村庄开展义诊30多场,把100多场健康大讲堂送到社区、学校、乡村百姓身边;连续八年寓教于乐举办为期一周的健康文化节活动,受益群众超过10万人次,医院公益形象显著提升。 建设职工之家,为职工成立摄影俱乐部、巩医文艺队、篮球队等文娱团体,开展包饺子、乒乓球赛、各种表演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展示了员工的风采。 建立职工公寓,为职工提供“温馨的家”。 凭着“借梯登高、智慧医疗、人文医院”三个组合拳,巩义市人民医院初步建成了“上联三甲、下联乡村”的就医格局,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分级诊疗服务目标,最大程度为患者提供便利,达到了政府满意、社会满意、职工满意的重要指标。 改善服务,继往开来,改善医疗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一直以来,巩义市人民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通过改善环境、优化流程、加强沟通等措施,倡导主动服务、创新服务、温情服务,为病人提供安全、高效、方便、人文的就医氛围。 依托“互联网 ”平台、打破传统看病模式、优化就诊流程,巩义市人民医院用实际行动让“最多跑一次”不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成为造福民众的利器,为患者带来更高效、更优质、更便捷的人性化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