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医院文化为医院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和强劲动力。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即为医院文化,因此创建先进的医院文化对医院的快速发展有着深远意义。而在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双重作用的大环境下,新媒体的出现为医院文化建设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与平台。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中心放在基层一线”。探索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医院文化建设,对鼓励职工参与医院文化建设,引导职工主动接受医院核心价值取向,我们从2015年起作了有益的尝试,成效颇观。当年拍摄制作的《袖珍妈妈》获第二届中国医院微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ICU24小时》获江苏省首届医院微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2016年拍摄制作的《生死不离》获第三届中国医院微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最美护士奖”,《医院里的巾帼英雄》、《高温下的三院人》、《三院人的除夕之夜》分获“最佳宣传片奖”、“最佳配乐奖”“最佳专题片奖”等,另外《生死不离》获第二届江苏医院微电影节最高奖项“金茉莉奖”,另外还分获“最佳纪录片奖”、“优秀组织奖”“优秀作品奖”等7个奖项;2017年我院选送了《爱心护疆》、《你的春节我的坚守》、《携手同心共筑健康》参加第四届中国医院微电影节评选,其中《爱心护疆》获优秀奖。2018年我院拍摄的《牵手圭亚那,共托生命希望》获第五届中国医院微电影节唯一的“最佳社会贡献奖”。
一、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的概念是1967 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当今社会,新媒体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即互动性、快捷性、大众性、多元性,它打破了传统媒体局限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消融了媒介之间的边界,超越了时间、地域、不同群体间的限制,甚至在传播主体上也消除了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边界。随着社会对信息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各种新媒体的载体如手机、电脑、数字电视、VR 等设备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更关注和喜爱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的各类具有互动性的多元化信息。新媒体在传播速度上更快捷,在传播载体上更丰富,在传播性质上更多元,在传播受众上更广泛的优势会在很长一个时代里将影响甚至决定着宣传工作的性质。这也给新时期的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二、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医院文化概述 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在长期的医疗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以人为核心的文化理论、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等,是一种具有医院自身特点的行业文化。医院文化是社会文化在医疗领域的体现,它具有独特的行业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它具有“救死扶伤”的卫生行业性、“精益求精”的医药科技性、“仁爱为怀”的公共服务性、“悬壶济世”的社会保障性等方面。 在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医院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完善的医院核心价值体系。医院的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医院的精神、院训、宗旨、理念、发展目标、院歌、院徽等,它是职工精神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的总和。第二,落地生根的行为规范。行为规范是医院及其职工的行为遵循和体现医院文化的主要手段。行为规范体系内涵丰富,涉及医院的方方面面,包括诊疗行为、言语仪表、同道相处、授业传承、特定礼仪等。第三,氛围浓郁的文化环境。气氛浓郁的文化环境是医院文化建设的载体,医院通过院内装饰、庭院建设、医院标识以及特色展示等方面加强文化环境建设,提高医院文化的视觉影响力和冲击度,让广大职工以及前来就诊的患者都能感受到医院浓郁的文化氛围。 三、新媒体背景下医院文化宣传工作中微电影的应用和效果 微电影具有“短、平、快”等特点,“短”是制作周期短、播放时间短,“平”是平价、平民化,“快”是拍摄速度快、传播速度快。在医院的各项工作中,微电影可以凭借其自身优势发挥巨大作用。目前,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独立制作的微电影已经成为了医院宣传的新方法、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和医院文化建设的新形式。 1、制作简约 医疗行业的主业是医疗服务,微电影只能是辅助工具,要为主业服务,为主业锦上添花。任何本末倒置的行为都是错误的,“为微电影而微电影”更不可取。医院的微电影制作要简约、节俭,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既不影响拍摄地正常工作,也不耽误剧组“演员”的本职工作。只有简单、节约、高效的拍摄微电影,才能让微电影不“劳民伤财”,在医院充分发挥其作用与价值。摄制于2015年的纪录片《ICU的24小时》中,摄像师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驻守在ICU病房进行拍摄,在不影响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下,如实记录下了病房24小时中发生的一切,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医患相处日常,却成了让普通观众感动的泪点所在,在最初的朋友圈中分享后,点赞者很多,尤其是对ICU工作不了解的普通市民,观看了此片后,觉得医务工作者的不易,该片荣获首届江苏医院微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2、内容真实 医院的微电影制作一定要真实,真实最能反映真我,也最能打动人。无论是医院宣传还是医患故事,特别是一些医患关系与科普宣传类微电影,真实更为重要,只有真实、严谨、科学的尽心制作,才能让微电影发挥其权威性和可传播性,避免出错误、闹笑话,真正做到“引导不误导”。 纪录片《袖珍妈妈》就是在这样的指导方针下拍摄制作完成,该片讲述了市三院院北院产科在多科室的支持协助下,投入医护骨干力量,成功为一名身高仅90厘米,体重仅29公斤的袖珍母亲诞下2850g男婴,谱写了一篇感人的医患大爱的事迹,被新浪网、江苏卫视等省内外多家媒体报道。宣传团队用纪录片特有的真实的表现手法充分展现了生命的可贵、医护大爱的可贵和医患和谐关系的可贵,生命之重更彰显“展现医界新形象,传递社会正能量”主题,该片获得第二届中国医院微电影节全场唯一的“最佳纪录片”大奖。 3、服务大局 医院微电影制作切忌脱离实际,医院微电影要具有“医院特色”,才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在医院的临床、科研、教学、 服务、后勤、文化等各项工作中,微电影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尤其在“对内培训”与“对外科普”方面可以大有作为,例如在对患者宣教方面,医护均可拍摄多套有针对性的微电影,方便患者及家属反复观看,这样就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并且比生硬的健康教育处方更温馨、更有亲和力。这需要各科室开动脑筋,奉献出“有用”的、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 纪录片《生死不离》摄制于2016年6月23日,当天阜宁、射阳等地突发龙卷风冰雹严重灾害,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批危重伤员需要转送至上级医院进行救治。下午4:00,市三院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一级响应机制,第一时间调集人员、物资、车辆,全面做好接收伤病员紧急医疗救治的准备工作,另于下午6:00组建好随时出发的支援灾区医疗队。院长单际平、党委书记朱宏亮等院领导第一时间到现场指挥,医院急诊科所有的工作人员及相关科室大批医务人员下班后主动要求留在医院待命;驻盐休假人员自觉取消休假赶到医院参与救治;部分下班的医护人员通过微信、微博、QQ等渠道得知医院将接诊灾区伤员,主动冒雨返回工作岗位参加救治。据不完全统计仅23日晚,共有500多名工作人员直接参与灾民伤员的现场救治工作,在全院形成了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抗灾救治的浓烈氛围。本片用最真实的镜头语言,记录下了这一幕幕“天灾无情,医者有爱”的感人瞬间。该片推出后反响热烈,获得第三届中国医院微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第二届江苏医院微电影节全场最高奖项“金茉莉”大奖,影片中的护士李云更是凭借冒雨抱着小患者冲向手术室的感人场面,获得第三届中国医院微电影节“最美护士奖”。 4、受众广泛 医院微电影制作不能成为少数人的 “游戏”,要在最广泛的范围内扩大参加率与关注率。取材自2016盛夏高温的MV作品《高温下的三院人》,就把“高温工作”这个看似大众化的选题,用超强热力的音乐,明快的剪辑,让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任由汗水湿透衣服,为患者按压进行心肺复苏的是三院人;高举输液袋守在抢救车边的护士是三院人;在理疗灯下坚持为患者治疗的党员是三院人;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待产准妈妈是三院人……影片的音乐和画面契合度高,形式活泼有趣,获得第三届中国医院微电影节最佳配乐奖。 在新的形势下,以微电影为代表的新媒体将会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定位进行普及,新媒体对人们和社会的影响也将会与日俱增,新媒体在各个领域的运用特别是在医疗行业中的运用也将会空前繁荣。如何利用好新媒体做好医院文化的宣传,深入挖掘新媒体对医院文化建设的作用,使新媒体成为推动医院文化建设的强大推动力,是国家卫生部门、每一家医院、每一个媒体经营者甚至医院每一个职工都要共同努力的课题,也只有这样,医院文化的宣传工作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