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的社工部及志愿者服务队有个响亮的名字叫“百雁”,寄语志愿者们就像飞往蓝天的百雁,以“雁群”为榜样,树立头雁意识,倡导人人公益,群雁飞鸣,充满活力,激励志愿团队以众志成城的信念,为患者和社会提供有温度的人文关爱。通过社工部及无数“百雁”志愿者的奋力耕耘,荣获2019年度全国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先进典型,这将激励着我们继续提升医疗服务满意度,以实际行动服务百姓,让人文之风吹进群众心坎里。
一、“百雁”暖服务 守护百姓健康 “百雁”服务形成“1+4+N”志愿服务体系,即“1个基地+专家、党员、青年和社会4支队伍+N项特色项目”,累计注册志愿者2355人,年平均提供志愿服务近1万小时。社工部将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为“百雁”“加减乘除”工作法。首先是做“加法”:夯实主体力量,强化管理,志愿服务常态长效。其次是做“减法”: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流程,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再次是做“乘法”:汇聚同向合力,提升水平,整合资源共树品牌。最后是做“除法”:运用工作技法,释疑解惑,架起医患“连心桥”。“百雁”始终打造“百雁”志愿服务“四化”建设,即:制度化、多元化、规范化、联盟化,推进志愿服务常态、精准开展,满足百姓们的健康需求。 常态服务,制度化保障运行。医院成立“志愿者服务在医院”工作组,由党委领导,行政配合,社工部、共青团、工会、医务、护理等部门组成,将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医院文明建设范畴,与创建文明单位及建设和谐医院同部署、同推进,为基地运作提供强有力的机制保障。 百花齐放,多元化满足需求。“百雁”中有带领团队守护女性健康的妇产科专家志愿者王治洁,有连续多年为边远地区送去光明的党员志愿者丁慰祖,有积极传播急救红十字精神的青年志愿者王娓娓,还有以他名字命名骨干队伍的社会志愿者邵余亮。他们就是“百雁”中的头雁,社工部通过口述纪实、多方报道、事迹分享、梯队建设等方式,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参与文明实践的行列中。 文化引领,规范化绽放活力。社工部的专业社工负责志愿者日常管理工作,积极打造“百雁”志愿服务文化,使之成为医院文化建设有效载体。百雁”徽章(LOGO)、旗帜、马甲一应俱全,每月发布志愿服务简报《爱·百雁》。社工部连续多年举办志愿服务实践与管理研讨班,将理论与实务经验相结合。设于医院门口的“雷锋”驿站对外成为城市文明志愿服务的站点,对内成为志愿者学习技巧、交流体会、分享经验的精神家园。“一二三,‘百雁’加油!”在“百雁”特有的开工仪式中,志愿者们充分感受助人的价值和“百雁”大家庭满满的正能量。 平台合作,联盟化开拓创新。医院牵头成立“汇健康”医联体志愿服务联盟,联合发布健康公益服务菜单,以“八联”为载体,即队伍联建、人才联育,服务联抓、专业联督,项目联推、品牌联塑,公益联动、资源联享,融入分级诊疗模式,形成“院前预防—院中治疗—院后康复”全程式、立体化的志愿服务服务。应对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求,联盟还在不断孵化新的服务项目,将志愿服务与健康中国战略充分融合,将文明实践遍地开花。 二、“百雁”铸历程 传承公益风尚 社工部及“百雁”志愿者服务基地于2011年成立,2015年获评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基地。十年爱心路,一片公益情。“百雁”队伍不断壮大,品牌日益迭新,内涵持续拓展,这一切都离不开各位领导对“百雁”一直以来的支持与指导,鼓励着“百雁”人在公益之路上不断前行。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百雁”们更是“疫”不容辞,编织人文关爱的暖心网格。 (一)“百雁”专家全力“诊疫情” 院内战“疫”:由高年资医务人员组成的专家会诊小组24小时待命,及时提出方案,加强病情监测,迅速调整布局,协助社区发热哨点建设……社区诊“疫”:专家们经常饭也来不及吃,就冲在社区疑似病例会诊前沿,优化流程、查漏补缺,为徐汇区华泾点及来沪人员多家酒店医学观察点提供有力保障。在线普“疫”:一有时间,专家们就积极参与线上防疫,还指导志愿者开展隔离病区患者线上关爱服务;与徐汇区社工协会合作线上为社区工作者答疑解惑。2020年累计发布公众号微科普30余条,线上课堂8次,媒体科普二十余篇。 (二)“百雁”党员筑牢“防火墙”。 义务测温,守门不放松。“百雁”党员志愿者们每天17:00-21:00轮流值守测温,不畏寒风酷暑。200余名党员志愿者积极报名争先恐后,服务百姓不折不扣,安全排查滴水不漏,用5个月的行动展示一名党员的责任、担当和奉献。严格督导,防控无死角。党员志愿者是医院防疫督导组的中坚力量,不管是高风险重点区域防控抽查还是午间食堂站岗督查,以及夜间防控巡查,都有他们的身影。服务百姓,义诊护健康。“百雁”不仅在院内开展大型义诊活动,更是走入金山区朱泾镇大茫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远程医疗点,让“云端”诊疗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百雁”青年支援“保卫战” “百雁”青年志愿者以青春之我、奋进之我,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光和热。关爱弱势,我奉献。“百雁”青年积极主动关心弱势群体,帮助老年患者网络预约;当了解到儿科收治了一位弃婴时,“临时家庭”马上前去探望,给予健康、生活关爱。垃圾分类,我倡导。“百雁”青年志愿者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做垃圾分类的倡导者和传播员,利用休息时间督查投放,做垃圾分类的践行者和指导员。急救科普,我擅长。“百雁”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微科普,“知识+短视频”的形式干货满满、形式逗趣,帮助居民们避开“雷区”。由我院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资王娓娓录制《如何给手机消毒》视频还在上海市红十字会“申活新姿势”科普短视频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优秀短视频奖。 三、“百雁”树品牌 助力文明实践 社工部积极打造“百雁”医疗志愿服务、“百雁”病友服务、“百雁”特色服务项目,培育鲜明志愿服务文化,为患者和社会提供有温度的人文关爱,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推进。 (一)“百雁”助聋,无声有爱 “百雁”助聋关爱门诊已走过了5个年头,志愿者们累计服务时间达2000余小时,帮助听障人士就医时无障碍沟通交流。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百雁”助聋关爱门诊志愿服务团队荣获了上海市扶残助残先进集体、上海市最佳志愿助残服务组织等多个荣誉称号。营造氛围更浓厚。开通在线“无接触”就医协助服务,对以往服务过的患者进行在线“微回访”。提升频次更便利。从两周一次增加为每周开展一次,在原有的“四定”服务基础上对服务流程进一步优化。全面防护更放心。手语服务已经从门诊延伸到病房,通过智能手语设备,充分协助医患沟通病情,满足患者一站式的服务需求。未来,“百雁”助聋服务将向助残服务进一步延伸,营造全社会关爱残障人士的浓厚氛围,共享医疗发展的卓越成果。 (二)关注妇幼,健康成长 儿科“爱心角”:志愿者将“健康stem”行动从线下延续到线上,朗读健康绘本,体验小实验,传播疾病知识。“快走开,冠小毒”“洗手作用大”等4场在线学课程受到患儿们的欢迎。“百雁”爱心妈咪小屋以母婴服务需求为导向,推进管理精细化;以“3+1+N”专业医疗为核心,打造项目精准化;以“三心”关爱为重点,实现服务人性化,为广大女性患者提供精准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作为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的品牌内涵。疫情期间,社工部与工会、妇产科协同开展健康守护“许愿树”、母亲节主题活动、全国母乳喂养日主题活动。“嘉琳老师课堂”公众号也一直陪伴在育婴女性身边。 (三)热心护耆,助力康复 “360健康安全卫士”:根据老年患者的需要开展“助心陪伴”在线服务,圆满完成持续一年的“健康到家”服务,使患者足不出户也能得到关心和照顾,有效连接医院和社区。“百雁”还结合“建军节”开展病房探访活动,向“四史”的见证者表达慰问关心,回忆峥嵘岁月,交流初心使命。康复“family”志愿服务项目:面对康复科患者的需求开通了线上专栏,通过小视频、小物件的方式开展“助力康复手工作业活动”,演示“宅”家就能开展的手功能康复活动,为康复患者们打气加油。 (四)助力保障,“苗”路畅通 由我院负责运营的三江路疫苗接种点,经过不断的优化调整,推出一系列暖心、贴心服务,让前来接种的人群感到关爱融融。由于管理精细,现场井然有序。有的接种者来自外地,不会说普通话,志愿者主动上前,耐心询问,帮助其完成预检、登录、接种、留观等全过程。不少老年人由于不会使用手机进行信息化登录,社工部指导志愿者专门为他们进行全流程引导。社工部还根据残障人士的多样化需求,共同谋划、多次推敲,为残障人士开启绿色通道。当志愿者在入口发现残障人士时,会主动与残障人士交流了解服务需求。针对听力障碍人士,志愿者就会找上手语翻译一起陪同接种;如果是遇到行动障碍人士,志愿者就会帮助推轮椅进入专属通道,有专门的电梯便民使用。有了社工部及“百雁”的爱心保障,确保“苗”路一路顺畅。 四、“百雁”展未来 创造美好生活 在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背景下,社工部将在开展人文关怀的同时,真正将志愿服务嵌入到医疗体系,以以往的成绩为起点,着力打造“院前—院中—院后”服务链,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中的人文关爱,协同促进“健康社区”建设,助力营造助残友好健康环境。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百雁”将继续相应习总书记的号召,为爱展翅,用心翱翔,以品牌项目汇聚力量、凝聚群众,形成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为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助力,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