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新中国自行开发建设的第一个特大型煤炭基地(平顶山矿区)的开发,1954年10月,医院的前身----平顶山煤矿筹备处卫生所应运而生。经过60多年的发展壮大,医院已由建院初期的1间茅草房、2名医务人员发展到现在拥有开放床位3000余张、员工3200余名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始终秉持“立足企业、服务社会”的宗旨,为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安全生产、职工健康和平顶山市的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曾先后荣获世卫“爱婴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十佳优秀企业医院、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医院管理创新先进单位、河南省“三好一满意”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达对人民健康福祉的密切关注。我们也以‘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为目标,致力于打造区域内满意度最高的人文医院。 以此为标准,总医院将“有温度的医疗”贯穿于学科建设、运营管理、优质服务、党的建设等各种工作中,用赤诚之心传递“人文医院”的“温度”。 温度:100℃ 生死时速下,以“100℃的热情”推动学科发展 5月19日,急诊医护人员从120急救车上推下一名中年患者。经检查,患者刀口深达20多厘米,且挨着股动脉。如果操作不当,可能造成患者大出血甚至死亡,救治难度极大。 诊断医生立即开启急诊危重病人抢救绿色通道,给予患者扩容、补液等治疗,并召集骨科、普外科、影像中心、重症医学科、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紧急会诊,制订手术方案。在多学科的密切配合下,患者被送入手术室进行“左大腿根部清创+异物取出术”。30分钟后,患者得救。 这样的“生死时速”,几乎每天都在总医院上演。 在总医院,很少见到医生缓步前行,他们总习惯保持奔跑的姿态。 全力“奔跑”下,总医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今年5月,心内科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救治”。我市71岁的患者张先生突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急诊入院后,四次意识丧失。总医院心内科医护团队多病区协同作战迅速施救,成功为患者实施了冠脉支架植入术,使其转危为安。 新华区一名23岁的铁路工人遭火车碾轧,骨盆粉碎性骨折。在总医院骨科医护团队的紧急抢救下,他的生命得以挽救;通过重建骨盆,他最终能够重返工作岗位。他说,是总医院骨科带给了他“生的奇迹”。 这样的“奇迹”还有很多。但“奇迹”的创造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这是总医院在学科建设的道路上以“100℃的热情”奋力奔跑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致力于大学科建设,总医院整合亚专科人才、技术资源,建成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骨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普外科、妇产科、心内科9大专业学科,学科集群优势明显。 通过多学科共同发力,目前总医院拥有9个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6个市级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打造了创伤、心血管、脑血管、危重孕产妇、老年骨折患者和门诊阳性体征等6个绿色通道;牵头成立总医院医疗联合体,联合88家医疗机构组建平顶山市重症医学科专科联盟、平顶山市骨外科专科联盟等6个市级专科联盟,先后建成了国家级胸痛中心、心衰中心、卒中中心,河南省区域创伤医疗中心,确立了区域医疗急难危重症综合救治中心地位。 学科建设,离不开医疗设备的支撑。 站在医学前沿,总医院“邀请”国内尖端设备“落户”,斥巨资独家引进我市乃至豫西地区唯一一台被誉为“现代医学高科技之冠”的影像诊疗设备——PET/CT,开创了鹰城分子影像的新纪元;正式启用被业内人士誉为放疗“超人”的瓦里安VitalBeam智能加速器系统,使鹰城放疗技术步入“精准定向”新时代;引入全球首款定量图谱磁共振——3.0T定量图谱磁共振,成为全市首家、全省第四家拥有该设备的医院。 今年6月份,专注于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早期预警服务的安顿心脑监测预警系统平台也在总医院成功上线,能够帮助用户更早、更快地发现疾病隐患。 此外,总医院还拥有美国GE 3.0T HD全身型超导磁共振系统、车载移动CT、GELCV++数字血管减影系统等大型医疗设备1500余台(件),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功能强大的医学装备体系。 学科建设,更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撑。 总医院拥有全肝移植、活体肾移植、胰肾联合移植、不停跳心脏搭桥等高精尖技术150余项,其中有20多项技术填补了平顶山市的空白。 前不久,总医院又与郑州大学科研团队签署了“消化道肿瘤分子机制和化学预防联合科研项目”合作协议,共同进行消化道肿瘤分子机制和化学预防的研究,进一步提升在肿瘤研究与治疗领域的水平。随后我们将与更多高水平科研院校、医疗机构开展合作,推动我院科教兴院走上高速发展快车道,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实力。 温度:0℃ 以最“凛冽”清醒,促进运营质量提升 在总医院住院的患者都知道,我院医生看病时,总是能不开药就不开药,能用便宜药就不用贵药。 在老百姓的认知里,医生开药是医院收入的重要来源。答案源于5个字——运营质量提升。 立足于长远高质量发展,总医院以“100℃的热情”推动学科建设,又时刻保持“0℃”的清醒,冷静审视当前工作,通过不断促进运营质量提升,让老百姓在治好病的同时少花钱。 “运营质量提升的核心关键是医疗质量的提升,还包括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管理制度的完善、安全风险防范等方面。”该院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从杜绝不合理用药现象入手,总医院大力实施运营质量提升工程。 总医院门诊楼门口电子大屏幕上经常曝光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医生的姓名和所在科室时。敢于自我曝光,从侧面反映了医院管理的严格。 总医院逐步从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能力和患者满意度评价等多方面对科室进行绩效考核。 同时,总医院还成立以党政一把手为负责人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周不定期深入临床科室指导、检查、考核和评价各科“三合理一规范”(合理治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规范收费)落实情况,并采取日督查、周通报、月总结等形式,进行全面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工作,考核结果纳入科室绩效考核。 今年,总医院绩效考核要求更加严格。一降一升的两组数字见证着这样的严格: 根据要求,今年住院患者药品(不含中药饮片)比例不大于27%;住院辅助用药收入占总药品收入比例不大于2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大于2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大于60%;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要降低的是用药比例,要提升的是患者满意度。总医院规定,今年门诊患者满意度要大于90%,住院患者满意度要大于92%,出院患者满意度要大于90%。 立足“健康中国”建设要求和鹰城百姓需求,总医院将运营质量提升的侧重点放在延伸产业链条上,积极在健康体检、疾病预防、康复理疗、医疗养老等方面进行有效拓展,找准新形势下医院发展新的增长点,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 目前,总医院成为全省首家工伤康复试点机构;健康体检中心跻身全国“健康管理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平顶山第一家“国字头”健康管理中心;医养中心获评河南省“敬老文明号”。在新的发展空间里,该院正阔步前行。 温度:37.5℃ 以最贴近心脏的温度,让患者感受最优质的服务 数据显示,2020年,总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91.01%,同比上升3.02%;住院患者满意度95.98%,同比上升3.05%。在第三方满意度调查中,全省67家三甲医院,总医院综合满意度位居前30名。 直观的数据背后,是一个个温暖的故事。 市民黄某是一名肺癌患者。入住总医院肿瘤科二区后,因缺乏对疾病的认知,又不想因治疗给家庭带来负担,曾多次想过放弃治疗。该科医护人员了解后,对其耐心劝导和精心治疗,使其重拾生活信心。病情好转后,为表示感谢,3月份,黄某将一封“特大号”感谢信送到肿瘤科二区。 也是在今年3月份,总医院泌尿外科二区的护士曹明珠收到患者写给她的赞扬诗歌。在曹明珠看护的患者中,有一位前列腺癌多发转移、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一次,曹明珠查看患者肛门时发现其肛门被硬便堵塞,排便困难,立刻用双手为患者把大便一点点掏了出来,之后又辅助灌肠,解除了患者的痛苦。同一病房的患者看到后,立即为曹明珠作诗一首。 同样是3月份,总医院肾病风湿科的护理人员刚开完晨会,就收到一封来自患者的亲笔感谢信。写信的李老先生是一位肾衰竭患者,入院时情绪不稳定,总是发脾气。为缓解患者焦虑,该科医护人员轮番给他做思想工作。慢慢地,李老先生心情舒畅了,开始配合治疗。出院前,李老先生不知该如何感谢该科医护人员,于是手写了一封感谢信,说:“住院这些天,不管是大夫还是护士都对我嘘寒问暖。虽然生病了,但我心里暖得很……” 这样温暖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总医院发生。 温暖的故事背后,是不为人知的付出。 总医院围绕“转作风、树形象、提效率、强服务”,制定了“提升医疗服务十大举措”,机关、后勤为临床,临床一线为患者的“大服务”格局日臻完善。 总医院每季度还会评出“天使好人榜”“服务之星”;各党支部每个月为当月过生日的人员发放蛋糕票……努力让医护人员感受到来自组织的温暖与尊重,也让他们能以相同的心,去温暖每一名患者。 此外,总医院还大力实施“患者满意提升工程”,开展了“卫生厕所”“健康食堂”和“暖心开水”行动,新添置34台自助机,增设母乳喂养室、开水间,推行病历复印邮寄到家,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费用减免直报等特色服务,改善患者就医感受。 开展优质服务的同时,总医院还积极优化就医流程,重塑了肠镜、生殖内镜检查等20多项流程,完成了内分泌门诊的扩建和妇科门诊与生殖门诊的整合,以及儿科、肾内科、风湿免疫门诊的流程优化,让患者享受“一站式”服务。 为缩短患者入院等待和住院时间,今年年初,总医院在全市率先推行日间手术医保定额付费模式,让一些患者在48小时内完成入院、手术、出院全过程,缩短了手术候台时间,减轻了患者负担。 总医院还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全年为患者申请道路救助基金330万元、疾病应急救助基金近8万元。 温度:100℃ 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关键时刻,最能考验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在疫情防控最紧要的关头,鲜红的党旗就是指引。总医院党委第一时间建立了疫情防控指挥体系,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24小时带班值守,深入一线了解医护人员工作和生活所需。总医院党委还在应急救援医疗队、发热病房建立了4个临时党支部,在援外医疗队、预检分诊点、发热门诊、发热隔离病房、重点疫情社区等最艰苦岗位组建了7支“党员先锋队”、设立了16个“党员先锋岗”,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 在鲜红的党旗下,一批批党员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疫情爆发后,总医院先后有28名医护人员志愿奔赴武汉,30多名医护人员到市第六人民医院参加抗疫;有100多名党员干部奋战在抗疫一线,有170多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预检分诊志愿者服务。 在党组织感召下,总医院又有400多名医务人员按下红指印,报名参加抗疫志愿者队伍,206名同志火线递交入党申请书。 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跨越时间,带给我们温暖和感动。画面的绘就,源于党的坚强领导。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提升医院党建工作水平,切实肩负起公立医院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运营责任,总医院党委创新打造“医心向党”党建品牌,进一步推动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品牌化。 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过程中,总医院党委不断强化医者初心使命,坚持把解决患者急难愁盼的问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患者办实事的成果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的标准,出台了“提升医疗服务十大举措”,全面推动预约服务精准化、支付方式多样化、多学科诊疗高效化、病案复印便民化、膳食服务科学化等工作,大大提升了患者就医的幸福感。 截至目前,总医院根据百姓需求、聚焦患者难点,共列出办实事清单222项,目前已办理122项,正在办理48项,计划办理52项。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打造医院品牌,实现文化建设与内涵管理全面对接,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与品牌塑造紧密结合,推动医院管理由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向精细管理、文化管理转变,把医疗服务的中心由‘治病’向‘关注人的健康’转变,全力打造区域内满意度最高的人文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