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文资讯

新都区人民医院:高处坠落瘫痪3个月,多学科协作让她重新站起来

时间:2021-03-25  来源: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  作者:邝琰、刘斐文

“天啦!简直不敢相信,我终于又可以站起来了!真不知道该咋感谢你们!”2月21日这天,在新都区人民医院,36岁的郭女士眼中噙满激动的泪水,兴奋地拉着医护人员的手大声说道。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刘斐文表示:“以前,像她这种脊髓损伤那么严重的,恢复期一般是半年到一年时间,有的只能恢复一部分甚至无法恢复。她能在三个多月就站起来走路,这是医院实施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后的又一非常成功的案例。”

高处坠落  生命垂危

去年11月17日上午九点,从甘肃省甘谷县农村来新都区打工的郭女士正在建筑工地上干活,不慎从6米高的地方坠落。“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摔下来的,当我从昏迷中醒来时已经在新都区人民医院了。那个时候,只觉得头部和腰部痛得不得了,而双腿却完全没有感觉。”郭女士说。

值班医师初步检查后发现她病情非常危重,已经处于嗜睡状态,CT检查显示郭女士的头颅骨折,脑组织、肺组织多处出血、积液,多节腰椎多处骨折,其中第2腰椎的椎体爆裂,碎裂的骨折块嵌入并将脊髓压扁了。医院立即对郭女士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联合救治  渡过难关 

“马上转入重症监护室!通知骨科、麻醉科、神经胸外科紧急会诊!”

时间就是生命,医院立即启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短短的不到5分钟,多个相关科室的医生迅速到达监护室,经紧急商议后决定:立即施行颅脑手术,以抢救生命;等渡过危险期后再施行骨科手术。

于是,神经外科团队在麻醉科和手术室医护人员的通力配合下,为其顺利完成了颅内血肿清除及颅骨骨折成形术,然后将其送回重症医学科继续监护。在重症病房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郭女士终于渡过了危险期。

12月4日,郭女士病情平稳后就转到了骨科病房。此时,她的两条腿依然不能动,躺在床上也不能自己翻身,需护士帮忙。骨科脊柱医疗团队认真分析讨论为她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并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

12月8日,一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战斗打响了。有着27年骨科从医经验的主任医师刘斐文主刀,对郭女士施行了脊柱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钉棒系统固定术,这个手术是专门帮助她的神经功能恢复的。

“人的脊柱就像房子中间的脊梁,而脊梁中的一节砖完全碎裂了,现在我们把这些碎的砖掏出来填到钛网里去,用它又重新撑起脊梁,然后,再从侧方把钢筋水泥钉打上去就很稳了。”刘斐文打比方道。

“手术难度较大,要到达施行手术的位置,需先把胸膜和腹膜推开,同时必须保护好大血管,术中必须非常仔细地操作,因为碎裂的骨块都嵌入在脊髓上,需一块一块地取出来,只有这样,损伤的脊髓才有机会恢复。当碎裂的骨块拿出来后,这个地方就不稳了,需要把碎骨头填到钛网里再回植回去,才能把上下椎体支撑起来。”刘斐文告诉我们,3个多小时手术非常成功。

 重新站立  奇迹再现

术后第二天,常驻骨科的康复技师李发便开始每天指导郭女士下肢功能训练。

在康复和查房的过程中,医生护士多次发现她经常偷偷哭泣,“感觉没有希望,自己活着就是垃圾,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好,四个孩子还小还需要人照顾。我是舅舅拉扯大的,如果站不起来,我就回去看看孩子和舅舅,然后我就不想再活下去了。”郭女士的情绪十分低落。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医院专门安排了一名护士每天给她做心理疏导。在骨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两周后,郭女士的双下肢就可以慢慢在床上主动屈伸了!

为更好地帮助她康复,1月19日,郭女士转到了康复科继续治疗。康复团队为其详细制定了整套的截瘫肢体综合训练方案,在医生每天严格的监督和指导下,郭女士的下肢感觉和肌力得到进一步恢复,虽然大小便还不能完全控制,但已能短距离地站立行走了。

“牛年春节,医生们都陪着我。我心里面对生活又重新有了希望,虽然家里其他的事情我帮不上忙,但最起码我可以自己做饭,不用别人照顾了。”郭女士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据悉,目前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方案已经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诊疗模式之一,近年来,新都区人民医院运用MDT模式,采用多学科协作方法成功救治了大批危重的复合外伤病人,不但挽救了他们的生命,还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赞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