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文资讯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医疗一体化

时间:2021-03-01  来源: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作者: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作为深港医疗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深化医改的“试验田”,自2012年7月1日开业以来,其全新诊疗模式已获得市民和同行认可,医疗改革成绩得到国家领导和省市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多项改革措施在全国推广。2018年医院成为入选广东省首批高水平医院,2019年荣获深圳市市长质量奖(社会类金奖),是深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医疗机构。2020年医院改革模式入选《中国医改发展报告》。

tdl.jpg

一、医疗改革先行先试,打造国际化高水平医院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港大深圳医院深港同仁凝心聚力,把握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的历史机遇,坚持医疗改革创新思路,继续打造大湾区国际化医疗高地。

(一)深港携手抗疫,共铸铜墙铁壁。

在抗击新冠疫情战斗中,医院发挥深港合作优势和专业精神,1月2日率先发布“不明原因肺炎”指引,1月10日接诊广东省首例新冠患者病例,1月30日起组织医务人员分批支援市三院抗疫一线,2月8日起卢宠茂院长带领港籍专家团队驻扎深圳“逆行”战疫,抗疫部署有条不紊。截至12月31日,医院顺利完成深圳市新冠肺炎464例疑似患者收治任务,完成核酸检测51万人次。同时,先后派员驻点皇岗、深圳湾口岸,截至2021年2月22日,为往返深港货车司机采集检测核酸标本34万份,医院派员支援北京和香港检测队伍,并为深港跨境儿童开展核酸筛查,有力推进了深港跨境抗疫工作。

(二)高标准提升医疗服务,运营规模稳步扩大。

2020年虽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但医院坚持高标准医疗服务,稳步提升运营效率服务市民,全年总诊疗量(含门急诊、出车)达179.31万人次,同比增长5.4%,健康检查6.75万人次,出院5.72万人次。国际医疗中心开放全科夜间门诊,华为社康中心为荔枝苑社区居民提供三位一体抗疫健康保障,服务华为员工及家属、周边居民11.6万多人次。

(三)六大诊疗中心蓬勃发展,重点学科持续发力

医院肿瘤综合治疗中心、器官移植中心、生殖医学及产前诊断中心、心血管治疗中心、骨科与创伤中心感染性疾病综合诊疗中心等六大卓越中心已取得突出发展,成为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中国创伤救治培训基地”并加入中国创伤救治联盟;重点发展鼻咽癌、肝癌、胸部肿瘤三个多学科防治中心;肝脏切除手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牵头成立深圳香港澳门卵巢联盟,获批深圳市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资助金额3000万;2020年7月,心血管医学中心成功引入心脏外科行业领军人物之一的魏民新教授及其团队,开设心脏外科,填补了医院学科空白,主要开展了主动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脉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肿瘤的诊疗,已完成152台,其中微创手术超50%,众多心脏病患者免除开刀痛苦,切实获益。目前,心脏微创手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外科治疗、多支动脉桥使用、主动脉疾病介入以及外科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治疗、心脏重症患者的救治,已成为港大深圳医院心外治疗的突出特色。

2020年,医院6个专科被列为深圳市重点学科,肿瘤科、小儿成骨不全(专病)被列为深圳市重点学科(专病),骨科、心血管内科、生殖医学科、全科医学被列为重点培育学科;引进国内顶尖神经外科专家李勇杰教授领衔组建神经医学中心(学科群);全科成为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医防融合”国际全科医学项目组牵头单位,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全科医学专业培训中心;牵头建立“大湾区鼻咽癌防治与康复联盟”“肝癌精准治疗互助合作医院联盟”等6个专科联盟,联盟内共47家医院及医疗机构,实现专科优质资源共享。

(四)探索国际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夯实教学平台建设。

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且获国内认可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中心设立管治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搭建“3+4”专科培训框架(3年国家住培、4年深港专培),有机衔接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国际化临床技能模拟培训中心完成升级改造工程,重点发展动物手术教学平台,包含多功能实训室、模拟手术室、模拟病房及动物手术中心等;完成陈黄志兰女士捐赠的会议培训中心相关设施并投入使用。新招住培医师123名,借助捐赠基金完成“深培轩”住培生宿舍建设,全科获批为“省级重点专业基地”。

(五)科研成果初显,核心竞争力逐步提升。

2020年成功引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姜保国教授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团队”“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何建行教授胸部肿瘤和胸部外科团队”。引进三名工程团队共11个,获批经费1.3亿元,引进国际知名“卵巢发育和疾病及女性生殖健康孔雀团队”,有效提升学科技术水平和开展团队人才培养。获批纵向科研项目35项,横向科研项目2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13项;建设国际化转化医学研究和临床试验中心,高水平试验项目占比位居省市前列,国际多中心项目占比57%,创新药试验占比43%;申报深港科技合作创新区“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项目,打造五位一体的国际化临床试验中心。

(六)绿色医疗理念全国推广,医院管理再获佳绩。

卢宠茂院长获邀在2020年全国卫生健康会议介绍医院改革经验,医院改革探索与实践入选《中国医改发展报告蓝皮书》(2020),并先后获得“深圳市医疗卫生机构十大改革创新案例奖”、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管理创新二等奖、深圳市“市长质量奖”(社会类金奖)。医院二期迁改工程正在加快施工和完善设计方案,将营造高品质的绿色治愈空间。顺利通过绿色医院运行二星级专家评审,为深圳市首家通过此评审的医院。2020年医院成功举办首届“杰仁讲座”暨八周年庆典活动,邀请吴以环副市长作“医改十年:追梦再启航”主题演讲,深港各界400名嘉宾和员工参加活动,广获好评。

二、创新深港跨境医疗服务衔接,推进粤港澳湾区医疗一体化

深圳正迎来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医院将牢牢把握时代先机,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先试境外上市药品器械工作,探索完善医疗服务跨境衔接机制,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培养、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体系,致力推进深港医疗卫生资源协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同质化、一体化。

(一)创新完善医疗服务跨境衔接

为方便长期居住内地的香港居民看诊就医,2015年10月香港特区政府实施“长者医疗券”港大深圳医院试点,开创跨境医疗服务先河。2019年6月,香港特区政府宣布该试点计划常态化。截至2020年底,“长者医疗券”受惠跨境长者近6千人,就诊量约3万人次。2020年11月,为解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香港滞留内地患者的复诊问题,香港特区政府推出“在粤患者复诊特别支援计划”,为疫情期间滞留广东且符合条件的港籍复诊患者提供费用津贴,可在港大深圳医院就诊的医疗费用。截至目前,共接收香港在粤患者申请达12072人,已看诊6539人次,患者对服务表示非常满意。深港两地首次实现了病历互通,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医疗信息流通突破点和医疗服务融合发展里程碑。

(二)先行先试“港药通”跨境药械试点工作

作为首家“港药通”指定试点机构,医院积极配合省市药监部门,推进在港已上市药品器械临床应用准入申请,制定使用后不良反应报告及管理制度,加快综合改革授权政策落地见效,促进深圳与香港医疗服务同质化,与国际水平接轨。

(三)探索制订与国际接轨的医院评审标准体系

在深圳市卫生健康委指正下,医院积极组织制定与国际接轨、获国际医疗质量协会认可的医院评审认证标准和评价制度。已注册成立第三方评审机构“深圳市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建立《医院质量认证标准(2021版)》标准制度,计划2021年内完成并通过ISQua国际认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内国际化医院质量评审认证一体化,并逐步完善推广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四)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借鉴香港医学专科学院的培养模式和经验,联合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香港大学设立“深港医学专科培训中心”,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搭建“3+4”专科培训框架,有机衔接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同时,医院国际化临床技能模拟培训中心升级改造工程已经完成,重点发展动物手术教学平台,建成多功能实训室、模拟手术室、模拟病房及动物手术中心等平台,推动实现医学人才培养国际化、深港医学人才同质化。

赞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