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文资讯

乐山市精卫中心:弘扬抗疫精神,护佑心理健康

时间:2020-10-12  来源:乐山市精神卫生中心  作者:张菁、武利霞、陈兴健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金秋十月,乐山市海棠公园里花团簇锦,习风轻抚,满园馨香,人来人往。10月10日,是第二十九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这一天,显得尤其不寻常,在年初的寒冬里,白衣天使们一肩扛着风雨,一肩扛着使命,两手攥紧生命,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坚定逆行。疫情期间,在社区、在乡村、在企事业单位,在冬日,在夜晚,他们坚持义务上门为居家精神障碍患者送医送药,用自己无私的行动,点亮生命之光,谱写出一曲曲爱的乐章。

image.png

image.png

今天一大早,心理健康工作者们又分别来到市中区海棠公园和夹江县时代广场,开展主题为“弘扬抗疫精神,护佑心理健康”的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宣传及义诊活动。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市人民医院心理科、市精神病院、市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夹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夹江县人民医院、夹江县中医院、夹江县妇幼保健院、五通桥区精神病院、峨眉山市心理康复医院、犍为县人民医院、嘉州精神病院、安定精神病院、巴川精神病院、乐山市护理学会精神专委会、乐山市护理学会男护士工作委员会、夹江县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市中区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市中区泊水街、张公桥、上河街、通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夹江县漹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34家单位及机构,共计110余名工作人员参与了活动。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乐山日报》社、夹江县广播电视台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医务人员在现场发出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游戏障碍、心理健康素养核心信息、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危机干预手册、《精神卫生法》、医保政策问答、老年痴呆预防和照料、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照料等十一类资料10800余份,测血压、称体重、监测血糖和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咨询达600余人次,义卖精神疾病患者手工艺品6件,对200余名市民进行了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的现场调查。

image.png

image.png

本次活动是根据乐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2020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的通知》精神,由乐山市卫生健康委、乐山市医疗保障局、市政协教卫文体专委会、乐山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由乐山市精神卫生中心、乐山市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承办,协办单位为市中区卫生健康局、市中区残疾人联合会。活动得到了乐山市委市政府、夹江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医疗保障局局长王素英、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伟、市政协教文卫体专委会主任岳仲文,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董兴燕,市医保局副局长周晓红、市医疗保险事务中心主任邓明东、市卫生健康委疾控科科长汪大志、市中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李淼等领导同志,也亲临活动现场指导并看望在场的医务工作者。

image.png

image.png

在“弘扬抗疫精神,护佑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普查公益活动的宣传看板前,领导们停步驻足,纷纷掏出手机,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参加线上心理测评,饶有兴趣地查看即时返回的测评报告。这是中心携手江苏恩华制药公司及下属的医华公司,在线上同步开展的活动之一,公众只需用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参与测评,答题完毕后,就能即时查看自己的测评结果。下一步,中心即将推出自主创研的软件平台,该项目作为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大创新载体,软件填补了区域空白并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

image.png

活动现场上,市精神卫生中心党总支书记、中心主任黄长海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正式纳入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强调要把健康“守门人”制度建立起来。做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我们应树立“大精神卫生观”,把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从注重“治已病”转向注重“治未病”。市精卫中心于10月10日起,在全市开展以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为重点的系列宣传活动,旨在弘扬广大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现出的伟大民族精神,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呼吁全社会积极参与进心理健康事业之中,共同承担起防治责任和义务,推动并形成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浓厚社会氛围。

中心将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进行宣传,包括:通过《乐山日报》、乐山市广播电视台、夹江县广播电视台、今日头条、腾讯新闻、四川卫生新闻网等主流媒体进行跟踪报道;心理专家走进电台直播间科普心理健康知识和现场咨询;世界精神卫生日当天开展大型现场咨询义诊活动;在中心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做好主题日宣传等。  

我们希望,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全民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意识,扎实推进《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激励广大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工作者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工作,并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教,以引导公众积极应对、科学防范,提升市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image.png

image.png

在夹江分会场,中心业务副主任周庆华在接受夹江县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时介绍道,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变化,学习、工作节奏加快,以各种“身体不适”为主要表现的身心障碍疾病逐渐增多,尤其是抑郁焦虑患者有年轻化的倾向,且初、高中学生占比大,值得我们高度关注。有数据表明,我国12月患病率:心境障碍为4.06%(其中抑郁障碍为3.59%),焦虑障碍为4.98%。一开始,很多患者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出现心慌、坐立不安、出汗、手抖、呼吸困难、胃胀、疼痛等各种不适,而一般常规检查,又往往查不出“问题”,常常是患者反复辗转,到各大综合医院就诊“无效”。这时候,建议到正规精神专科医院排查、确诊,进而做进一步的专业治疗。

可喜的是,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全社会的共同配合下,一系列各级各类针对精神残疾贫困人群等特定人群的救治救助和医疗补助机制和政策出台,极大地缓解了人民群众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通过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全社会心理健康意识大大提高,患者诊治环境、条件明显改善,群众心理健康服务获得感、幸福感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接受《乐山日报》记者采访时,中心社会防治科科长陈兴健表示道。

可以预期的是,一个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正在全社会慢慢培育,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正在健康形成。

一个平安的中国,健康的中国,勃勃生机的中国正阔步走在社会心理体系建设的创新大道上。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赞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