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个多月的中国医院人文路演大赛早已落下了帷幕,可“全国医院人文管理路演大赛,我们来了!”那铿锵的呐喊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每每想起舞台上那些把自己演哭了的演员们,就让我泪花点点,就连那日蓉城飘香的丹桂、灼灼的芙蓉也常入我梦来…… 36支队伍,36种精彩,这是一次,你来了会感到无比幸运,你不来会感到无比遗憾的聚会。 那些感动 让我永记于心 最让我回味的,首先就是那火辣辣的伴手礼,让人垂涎三尺,回味无穷;最让我感到温暖的,是会场一角熊猫打卡地那暖心的布置以及“加油,你是最胖的、连心电图都是爱你的模样”等各种最人文的摆拍道具;最让我动容的,是会务组老师们通宵达旦的身影,70时多个小时的不眠不休,从策划、场务、道具、音响到搬运工、灯光师、化妆师……家宝的小伙伴们,各种角色都当了,真想给他们每人一个大大的拥抱,可惜我只抱了帅哥,还没来得及抱抱家宝的小姐姐们;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全场一起把一首深情的“成都”唱出了的豪迈的火锅味…… 
那些幕后 是你不知道的故事 “侠客行”的暖场篇:远看是卖艺拉二胡弹琵琶的,近看是拿扫把、卷尺和苍蝇拍充数的。伴随着《沧海一声笑》的音乐,各路拿着“武器”的豪侠搞笑出场。这就是我院致敬了武侠风格电影的暖场视频,小编说:路演大赛就像华山论剑,绵竹是个小县城,而我们医院是家小医院,和那么多省级、地市级的医院一起过招,至少气势不能输了撒。 《小事大情》案例的雏型:我们是怎样想到把日常工作中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做成案例并搬上舞台的呢?缘于我们医院开展的品管圈活动,在“品管圈”成果汇报会上,我们有18个品管小组进行了成果展示,这些小组有的用音乐和笑话舒缓患者焦躁的情绪;有的用病员服左右两边不同的颜色,来指导偏瘫康复患者穿衣的顺序;有的还用自制胰岛素笔架来规范我们的医疗护理行为…… 这么多用心、用情至深的小细节,这么多暖心的小故事,不正是我们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所付出的人文的真心吗? 彩排时才发现的Bug:凌晨5点,我这个身兼领队、演员、后勤总管数职的“狠心”后妈,就把孩儿们吆喝起来去熟悉舞台。当我们彩排结束,有一位外省的队员问我:“你们说的地方话吧?好多我都没听明白。”这个时候我才发现,为了接地气,我们剧中对白全用的四川话。虽说本次比赛场地在成都,可评委老师和36支参演队伍均来自全国各地,我们原汁原味的川话版,好多人都听不懂啊,怎么办?此时,距离比赛只有不到10个小时了,我们还是决定把四川话换成川普!于是,吃饭时、走路时、化妆时、酒店房间里、电梯里都能听到我们用“川普”背台词的声音。 舞台下精彩的对白:剧中饰演“轮椅大妈”的演员是我院一位骨科男医生反串的,常年与骨折病患打交道的经历,让他对疼痛有最真实的演绎。刚从舞台上下来,就听到有人对他说:“你演得那么好,是不是专业演员哦?”他的回答让我记忆深刻:“我们不是演员,我们只是医院故事的搬运工!” 小小的人文细节:为了在舞台上突出年画之乡的地方特色,我们把“绵竹年画”也搬上了舞台。就在我们的道具屏风上面,有一幅“竹报平安”的年画,那可是我们特制的道具,专程从绵竹运到成都的。 另外,我们还在会场的每个座位上,都放了一张小小的印着“绵竹年画”的书签。原以为大家不会留意,没想到会议结束后,好多人都珍藏了,还有小伙伴跑来问我:“你们这个书签一套有四张吧,我只找到三张,能不能再送我一张,我要拿回去收集。” 纸短情长,关于这次路演大赛,让人刻骨铭心的台前幕后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那些收获 将伴我继续前行 这场医院人文路演大赛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医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场所,更让每一位医院宣传工作者知道我们能干什么、怎么干,宣传工作如何融入临床工作,如何促进医院文化引领医院的发展…… 对我们医院而言,能够入围36强和全国顶尖的医院同台竞技,并获得了二等奖和金牌人气奖两大奖项,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但最大的收获,我认为不仅仅是在比赛中获得了怎样的荣誉,而是将绵竹市人民医院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及医院的人文品牌形象在全国的舞台上进行了展示;而是我们从细微处入手,将医院人文品牌化成“微风”,用更多的方式和途径,渗透到大家的内心,并获得认同感!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相信,未来我们与医院人文的故事还会更加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