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文资讯

《健康报》记者胡德荣:《枝叶情愫》一岁了

时间:2020-07-04  来源:《健康报》记者  作者:胡德荣

2019年7月4日,是我一生中值得纪念的一个好日子。无意中翻看月历,这年7月4日是猪年六月初二,还是个“黄道吉日”。

那天下午,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张元济讲堂隆重召开了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健康报》社联合主办的《枝叶情愫——胡德荣医学科技新闻作品选》出版座谈会。

日子过得真快啊!转眼过去一年时间了,《枝叶情愫》已经一岁了,那出版前后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清清晰晰、历历在目……

9edcbe01aa09f20b8dcc9eabae9a38b.jpg

“铭感五内,恩同山岳”

“采访时,有不少医学专家对我说:‘胡老师:你采写了那么多人物报道,我们到哪儿去集中看你的作品啊?你应该汇编一本集子’。我说:‘是啊,已在积极筹备中。’”

“又有同学说:我们时不时就读到你的新闻作品,你应该出一本自己的作品集。我说:‘是的,目前书稿已经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开始编辑了。”

“各位专家、老师,现在呈现在您手中的《枝叶情愫》刚刚由交大出版社出版,还散发着一股油墨的清香……”

当出版座谈会开始,主持人首先让我讲几句时,我这个莅临过大小各种会场,也算是“老司机”了,但站起来目睹95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健康报》社总编辑周冰,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上海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健康报》上海记者站原站长张建中等一大批专家、教授、老师的温馨目光,激动地刚一开口我就哽咽了,把上述准备好了的带有一点抒情色彩的“开场白”直接换成了“‘铭感五内,恩同山岳’的感激之辞倾吐了出来。”并深深地向在场的领导和出席座谈会的所有嘉宾鞠躬!

7月4日是星期四,这一天95岁王振义老爷子辛苦极了。早上他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查完房(雷打不动的周四上午“开卷考试”),很多学生围着他还要讨论。他说:“我下午要去参加胡德荣的新书出版座谈会,所以今天要提前走,休息一下,好好准备。”

老爷子,您整整忙碌了一天,怎不让后生肃然起敬呢?当老爷子起身离开会场时,我双手捧着鲜花向他敬献!

7b373ee66ae0fa85049c322bd054370.jpg

“王振义院士为他点赞,陈国强院士向他鞠躬”

座谈会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官微发了一条《王振义院士为他点赞,陈国强院士向他鞠躬》的微信。

微信中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健康报》社总编辑周冰,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上海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健康报》上海记者站原站长张建中,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党组书记姜微,《新民周刊》社长、主编刘琳,《健康报》融合媒体中心主编陈会扬,本书作者、原上海交大医学院宣传报道中心主任、《上海交大医学院报》主编、《健康报》驻上海资深记者胡德荣,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李广良以及医学教育、新闻出版领域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座谈并作交流发言。”

我原先所在的上海长风化工厂3位老同事、都已80以上高龄的裴静之、李其彦、罗家康老师参加了座谈会,李其彦老师还发了言。罗家康老师是生产三聚氰胺的高级工程师,他在7月5日的微信朋友圈中说:“昨天,我很荣幸应邀出席了胡德荣老师《枝叶情愫》新书出版座谈会,聆听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发言,深受启发教育。当中科院院士、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陈国强发言,向胡德荣深深鞠躬的那一瞬间,我不禁为之动容,也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我将珍藏此书,仔细拜读,慢慢品尝。”我的发小笪志强代表同学们在座谈会上的发言,还得到了陈国强院士的夸奖。任苑桦同学在微信里高兴地说:“我推荐的同学代表不错吧!”

“您写科技新闻写得好是出了名的”

《健康报》2019全国记者培训工作会议于8月7日在甘肃张掖召开,我快递过去赠送给30名优秀记者的30本《枝叶情愫》在开幕式前被“一抢而光”。《枝叶情愫》于8月14日还进入在上海展览中心的第十六届上海书展。

据了解,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购买了68本《枝叶情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购买了82本《枝叶情愫》,该院党委把《枝叶情愫》誉为“现代医学科技新闻的教科书;《健康报》海南记者站已采购了66本《枝叶情愫》;上海市虹口区卫生健康委也采购了50本供通讯员培训用书。总之,祖国天南地北、甚至在世界屋脊西藏拉萨都有《枝叶情愫》的踪迹。

日前我为宣传干部授课,主办方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宣传处、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新闻宣传处领导在介绍《枝叶情愫》时说:该书有三大亮点:一、收录的365篇医学科技新闻全都是在《健康报》上发表的;二、人物通讯占全书篇幅二分之一强,其中有20篇整版“大人物”通讯,可供在校医学生加强医德医风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辅导读物;三、对医学科技新闻作了有益探索,特别是作者30年新闻生涯、30种新闻“感受”,对医学科技新闻通讯员、年轻记者会有所启迪和帮助

前些天,《健康报》社融媒体新闻中心资深编辑陈晓曼老师发微信给我说:“粗粗翻看《枝叶情愫》的目录,只看标题便觉得生动有趣。您写科技新闻写得好是出了名的,没想到还写了那么多很棒的人物报道。我会细细品读,好好学习。向您致敬!”

年轻的《健康报》陕西记者站优秀记者周垚在微信里告诉我:“感谢胡老师!您就是我们后辈们学习的榜样,自从您送我了您的著作后,经常在写大一点的通讯稿时会翻一翻您的著作,帮助我理一理思路,给我提供了不少帮助。我们后辈也要踩着您的步伐,继续努力耕耘,争取写出更好的作品。”

c126613afd8bb327f1cf049be773c9d.jpg

附:

在《枝叶情愫》出版座谈会上

院士陈国强说:“我是带着感恩的心态来参会的”

记得几个月前,胡德荣老师给我打电话,说准备从他近35年来在《健康报》发表的系列医学科技新闻作品中,精挑细选其中精华部分,出版一本《胡德荣医学科技新闻作品选》,并盛邀我作“序”。我一直认为自己还没资格,也几乎还没有为他人作品写过序,但是这次我不假思索的答应了,并以“医学生也该懂得一点新闻学”为题,一气呵成了不敢为序的“序”。

上周出差归来,就在办公桌上看到这本足有1公斤重、砖头般厚的《枝叶情愫》,心中的感动再次油然而生。一向低调、不事张扬的胡老师竟出了一本如此高调、定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医学科技新闻作品选,真心不易。这凝聚了他半生的心血,更为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现在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乃至上海医学科学界的科技创新留下了生动的史料。  

今天身临新书出版座谈会,我更加有点感慨,有点激动。感慨和激动之下,我想先向胡德荣老师鞠一躬,以表示做学生的敬意。随后,我以一位学生的身份说几句。正如我在此书“不敢为序”的“序”中所说:“我一直称呼胡德荣先生为胡老师,实际上我们是亦师亦友,正可谓师生情深。”  

首先我必须说,我今天是带着感恩的心态来参会的。作为胡老师的学生,我必须感谢胡老师。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得到您的鼓与呼。早在我33岁,也就是1996年,我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时,您就第一时间在《上海二医报》《健康报》报道了我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的科学研究。后来,我两次破格晋升、出国、回校、担任首席科学家直至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您都一直跟踪报道。记得2000年6月10日,您在《健康报》第一版发表题为《“枝叶”的情愫——记陈国强研究员》的人物通讯,长篇幅为学生“鼓吹”,让我清晰地记在心头的是枝叶永远离不开树干和树根。从大处来说,我的树根就是祖国,我的树干就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如今的上海交大医学院。于是,2001年底,我回到了上海。15年后,也就是2016年1月1日,您又在《健康报》发表整版文章,诉说《陈国强:我仍是继续成长的“枝叶”》。可以说,知我者,胡老师也!这种“枝叶”情愫造就了我的性格和激情,也正是您一直记录着我的成长足迹中的“枝叶”情愫,一直鞭策我无论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还是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都如履破冰,砥砺前行,不敢懈怠。  

现在,我们经常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我心中,胡老师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不忘初心的典范。二十年前,胡老师就告诉我,他不要做官,他只做两件事:一是做好校报记者,二是做好《健康报》驻上海记者。这其实就是一件事,做好“记者”这一行当。他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将科技创新成果科普化,并努力传播和弘扬科学精神。不忘并坚守初心,其实非常不容易,正如我在今年的毕业典礼上所说的,坚持的路上,同行的人会越来越少,可能有人在下一个路口转弯,在下一个站台告别,甚至有人刚出发就“稍息”了。今天在座的不少是学生,我们应该向胡老师学习,坚持一生就做好一件事的理念和甘当绿叶的情怀。大家想想,如果没有这种情怀和理念,胡老师怎能从发表在《健康报》上的几千篇新闻作品里,挑选出365篇精华作品编入这本书呢?  

坦率地说,我没有能力从新闻专业角度评价胡老师的作品,这个评价还是让新闻专业人士来做,而我作为非新闻专业出身的医学科技和教育工作者只是从表面感觉到胡老师医学科技新闻写得好,消息也就是“本报讯”写得通俗易懂。我特别感觉到,除了“本报讯”,胡老师的人物通讯也写得特别棒。胡老师告诉我,《健康报》“人物”版是目前我国各类平面媒体中唯一一个以整版篇幅连续、集中报道医疗卫生健康领域里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的版面。迄今为止,《健康报》共整版报道了上海医学科技专家59位,而胡老师一人就采写了其中的20位。多么难能可贵啊!胡老师第一位就采写了今天在座的我心中的男神、我的导师王振义先生。大家看到《枝叶情愫》封面照片,就是王振义院士10年前接受胡老师采访时的情景。翻阅作品选,我们还看到了他写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身穿短袖蓝底小花旗袍”,也写遗传学家谈家桢“84岁高龄,说话还是大嗓门”;他写卫生部长陈敏章回母校参观科技成果展,问“报科技成果奖了吗”,也写外科学家傅培彬“带着党的温暖去为病人服务”;他写世界断肢再植之父陈中伟,也写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6位青年医生完成世界首例双下肢再植;他写“三尺讲台是我的终生岗位”的王一飞校长,也写“工作在没有欢声笑语的地方”的遗体捐献登记接受站的陈鸿玑老太;他写自己参加张涤生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后,采访噙着眼泪的青年医生,“做个像张涤生院士一样的好医生”,也写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总之,他把医学科技人物写得栩栩如生。  

最后,我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院长,也有几句话要说。其一,立德树人,让医学充满温度、饱含情怀,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使命。胡老师采写的这20篇整版人物报道,是加强在校学生和广大教职医务员工医德医风教育、医学人文教育的生动教材。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研究生院、教师工作部、人事处、科技处等,应该利用这些现成人物报道资料,组织医学生和青年医务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好好学习。同时,也要学习胡老师的敬业精神。其二,作为上海交大医学院的院长我很自豪,自豪于在我们这片沃土里能够成就胡德荣先生这样一位值得尊敬的知名记者。我深切地期待交大医学院有更多的胡德荣出现。其三,《枝叶情愫》是一部成果展,是一部事迹展,更是一部史料展,这里固然是胡老师的专研勤奋、笔耕不辍的硕果,更重要的是《健康报》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让胡老师在这个平台上驰骋。因此,我在这儿要特别感谢《健康报》社总编辑周冰先生、《健康报》社融合媒体新闻中心主编陈会扬先生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新书出版座谈会!感谢我国医学卫生行业大报——《健康报》!我提议,《健康报》社与正在建设世界一流、中国特色、上海风格、交医特色为目标的上海交大医学院进行深入合作与交流,在医学教育、医学科技、医疗卫生事业以及医学人文建设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谢谢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胡德荣老师的同事、同学、朋友冒着暑热前来参加新书出版座谈会!也请胡老师保重身体,为健康上海、健康中国和一流医学院建设继续发挥余热!

《枝叶情愫》序言

总编辑周冰:“事业心”和“激情”的背后是“专注”

《健康报》驻上海记者站记者胡德荣要出自己的医学科技新闻作品选了,而且所选作品全部是在《健康报》上发表的,真是可喜可贺。

由于胡德荣长我几岁,见面我习惯称他为老胡,在我们《健康报》社,老胡采写医学科技新闻是出了名的。我领会,医学科技记者是一个很难当的“翻译”,把科学家的兴奋点翻译成普通读者的关注点,这里面需要花很多功夫,也需要有很多技巧,在这方面老胡娴熟、老练,是实践很多的一位老记者。

老胡不仅医学科技新闻的消息写得多,写得好,在报纸报眼、二版头条经常能够读到,而且医学科技新闻的通讯、特别描写科学家的人物通讯也写得好,在人文版时常也能读到,常常能见到整版的“大人物”报道。

老胡采写的医学科技新闻在报社重点稿评选中,历年来名列前茅;在好新闻评选中,有不少作品还获得了一等奖。像鲁甸地震后,采访医疗队员采写的消息《重症患儿和“二师兄”漫画》,在医院采写抢救伤员的通讯《双下肢再植记》都是一等奖的好作品。

特别是《双下肢再植记》成了《健康报》社经典的好新闻作品之一,尤其是现场感很强,伤员被抬进医院的情形以及伤势都做了活灵活现的描绘。如“我还未来得及询问病情,病人家属就从蛇皮袋里倒出一双用衣服包扎的血肉模糊、满是污泥的脚”,这情景真使人触目惊心。这篇通讯还被收入了《历史的印迹——健康报优秀新闻作品选》一书。

和老胡熟识已经很多年了,不经意间才发现,他已蝉联了20年优秀记者称号。算来人生也没有几个20年,环顾我们周围,能专注一件事,有滋有味地一直做下去,其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老胡这些年也常撰写体会文章,多年前曾经归纳有“十种感受”,经年累月,“感受”一而再,再而三地累积、累加,前后共总结了三十种“感受”,值得年轻记者和通讯员好好体味。记得,在通讯员的培训中,报社也多次邀请他参加授课,着重传授医学科技新闻的写法、技巧,老胡不愧为采写医学科技新闻的一棵“常青树”,很多编辑甚至说“编胡德荣老师写的稿子,我们很轻松”。

多年来,我也一直在思考,为何胡德荣采写了那么多的医学科技消息和通讯,最后终于在他撰写的一篇体会文章里找到了这样精彩的句子:“我是把校报新闻工作和《健康报》驻地记者工作当作一份‘事业’来对待,而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我对新闻写作始终充满着一种‘激情’,而不仅仅是一种‘感情’。正是在这种‘事业心’和‘激情’之下,我已把采写医学校园新闻、上海医学科技卫生新闻视为我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在媒体形态纷呈的当下,“内容为王”依然颠扑不破,《健康报》驻地记者这种“事业心”和“激情”依然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当然这背后是“兴趣”、“专注”和“执着”。老胡做这件事几十年如一日的“有滋有味”可作注脚。

我始终认为,作为《健康报》的重要生力军,驻地记者了解各个层级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政策,熟悉地方基层情况,能够捕捉到鲜活的新闻线索和素材。因此,新闻报道是驻地记者肩负的首要任务。注重在队伍中营造“多写稿、写好稿”,以多出精品为荣的竞争氛围是我们报社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当今读者对医学科技奥秘的兴趣不减,这正是我们健康报可以发挥的巨大空间。

我认为,在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历史时期,我们驻地记者应该更自觉地学习习近平新闻思想,秉持“向善、求真、理性、科学”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主流视角、权威声音、科学态度、人文情怀”的报道理念,为把《健康报》打造成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健康传播和服务平台贡献力量。

深信《枝叶情愫:胡德荣医学科技新闻作品选》会受到通讯员和年轻记者的喜欢!也有幸老胡的经验可以供我们大家分享。

几点感想,权作序言吧。

在《枝叶情愫》出版座谈会上

老站长张建中说:“他有三个特点”

大家好!1989年至1993年,我在上海市卫生局担任办公室主任兼《健康报》驻上海记者站站长。当时在上海二医大要补充一位《健康报》的记者,因为上医大和市卫生局都有记者。通常情况下,一般的行政管理者也可做《健康报》记者。当时我们记者站也不是做得非常好,但有一条却坚持下来:担任《健康报》的兼职记者,一定是能够写文章的,要与记者这个名称相符,要做到名实相符。经过上海二医大党委、市卫生局党委审批,最后挑选了胡德荣。

胡德荣经常讲起说,建中老师给他的一点帮助,这也是我们当时的工作职责。共产党的规矩就是这样,挑选优秀的人来做重要的工作岗位。胡德荣能够当上记者,现在能够出这么厚的一本书,相当不容易。

我和他是同龄人,因为有了《健康报》记者的关系,我们相知、认识。我认为他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他是一心一意地做好新闻记者,而且是做《健康报》的兼职记者。这体现了一个作为普通的人来说,他是有人格方面的高尚因素。现在我们都说忠于职守,要把一件事情做到精致,胡德荣这么多年来,他没有给其他报社、出版物投过很多稿子。现在社会上名利诱惑又很多,但是胡德荣的后半辈子,除了完成他的本职岗位的工作任务以外,他把其它时间、精力、热爱、心思都放在《健康报》这一边。我是非常钦佩的,他能够做出这样的成绩,我以为他的一心一意,他的人品和操守都有了。

第二个,他是一往情深地耕耘在第二医科大学为主体的上海医学科学的这块沃土中。大家可以翻一翻目录,绝大多数新闻作品,主要是在二医大这块园地里深耕、挖掘,把一个窗口、一个点找出来,然后报道出来。他不是眼睛向上,而是眼睛向下,他更多的是关注还在不断地努力中的没有冒头、没有名望,抱着一种艰苦创业、为医学事业做贡献的年轻学子,这个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新闻记者和一般的宣传共鸣,常常做的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因为比较容易做,因为这些人有很多的材料。但是要眼睛向下,能够发掘出刚刚冒头的嫩芽,或者是枝叶,我觉得这是新闻可贵之处,也是胡德荣能够成就这样的书,包括他其它新闻作品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个,他是一以贯之的不断地学习,尤其是学习高新科技,学习医学科技的前沿。这点精神没有,他的医学科技新闻写不出来,也发不出来。老师们可以翻一翻这本书的目录,不要看文章,这些新闻都是医学界科技前沿的东西,如果说没有深入的了解、没有专业的学习,没有深挖、没有倾心、没有在专家的指导下反复地修改和提炼,做不到这一点。所以他的学习,我觉得医学科技的学习,是他能够成就这本书的重要方面。另外,他在社会政治、人文科学等方面的学习,也是坚持不懈,数十年如一日。后来他在人物通讯稿中提炼出来的感悟,包含深刻的哲理,包括哲学方面的认知、人生方面的经验,以及对后人的一些提示,普通记者、一般水平的记者做不到。

所以,我认为,胡德荣老师是我的朋友。我当年在做新闻记者的时候,我也想向他学习,继续能够做记者,能够有所成就,但是后来没有守住,因为工作安排离开了。我的成就,在新闻方面的成就,没有他这么大。现在,向他学习,向他祝贺!

说了这些,最后还想补充一点:《健康报》能不能对胡德荣这样有成就的记者,设一个“终生记者”的岗位,不要你的钱,也不要占什么编制,它是对年轻记者的一种示范,对后来人的一种激励,也是给胡德荣先生的褒奖!

谢谢!

赞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