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文资讯

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医院:一个医生在ICU病床前的内心独白

时间:2020-01-02  来源: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医院  作者:郑丹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此生只剩归途。

他们每天都来的比别人早,每次都带着一张小方凳,站到窗前,拉拉大爷的手,吻一下大爷的额头,眼睛看着大爷的眼睛。儿女们来时,一声声亲切的呼唤,爸爸、爸爸、爸爸……,就像孩提时的咿呀学语。这便是我们每天都能见到的大爷家属来探视时的情景。

都说人一旦进了医院ICU,半只脚就踏上了鬼门关。大爷却在这鬼门关上挺立了五个多月。大爷姓陈,88岁,因为突发脑出血而入院。或许是家属那份牵挂之情感染着我们,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总会对大爷多一份关心,多一些留意。

由于陈大爷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卧床,反复感染等原因,一直还没能脱离呼吸机。大爷有五个儿女,其中有的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每天,不是老伴来就是儿女来,总之,每天都会有人来看他。儿女说:“人到了这个年纪,有父母在,就有来处,有根,所以,我们不会放弃治疗。”是啊,父母生养了我们,这种哺育之恩,断指断发,百世难还。

陈大爷是个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立过三等功,是一个老共产党员。兄妹几人敬仰父亲,还不仅仅只因为这一点,在儿女们的眼里,父亲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更是这个家庭团结、幸福的顶梁柱。从部队转业后,陈大爷到了西昌工作,“平时他对我们很严厉,但是为了我们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甚至放弃过仕途晋升的机会。”陈大爷的女儿还介绍说,那时,父亲工作是在野外,有一回遇到了黑熊,至今背上还留着与黑熊搏斗的伤痕。她说着,眼睛里充满了对父亲的爱意,包裹着泪花。

陈婆婆说他是一个固执的老头。1974年,他们单位楼房失火,需要集资重建,别人都是伍块、十块的捐,他倒好,一声不吭的捐了50元钱,是他整整一个月的工资,还加上布票、粮票、棉花票,全捐了。“那可是我们全家老小一个季度的活计啊,你说说看,他是不是傻,还固执。”

陈大爷五个儿女也都年过半百了,每次看见他们呼喊爸爸,那种包含期盼的神情,充满爱意的声音,如孩子般对父亲的依恋,都会点燃我面前的空气,暖暖的向我扑来。“爸爸是一个老共产党员,他会主动去交每一期党费,而且他们老两口很节约,每个月用水电都绝不会超出预算。”陈大爷的小儿子顿一下,然后摇摇头,或许他是在想,像父亲这样的好人应该要享受到更多的美好时光,应该在人世间活的更久。“他这一辈子啊,吃苦,为别人,自己的生活无比节约。”说话间,他把脸埋了下去。

每天探视时间很短,他们轮番站上小方凳,趴在窗台上,有的只能挤进半边脸,因为他们怕窗户开太大了会让陈大爷受风着凉。偶尔精神好的时候,陈大爷会睁开眼睛看看,没有人知道他看见了什么,但他能睁开眼睛,就是他们一家人最开心的事。每次我都默默的关注着,也跟着一起欣慰,从内心里希望大爷能一天一天好起来。

但是,大爷的病情依旧反反复复。

今天是陈大爷入院的第181天,看上去比入院时要消瘦了许多,像是变了一个人。我给他翻身,拍背,擦背,他背上的那道伤痕就在我的手掌中,一种父爱的坚韧传递过来,我伫足在他的床前,好想向大爷敬上一个军礼。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呵护百姓健康是我们的职责,这份责任是沉甸甸的。病人哪怕只有1%的希望,我们都会付出100%的努力。这些不是什么大道理,是这样一种职业对我们的要求,我会铭记在心。想着想着,我忽然想起了不在身边的父母……


赞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