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文资讯

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医院:壮丽70年 奋进健康路

时间:2019-09-29  来源: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医院  作者:谢小英 凌昆

从没有等级,到二乙、二甲、三乙,从只有60多人,到如今拥有上千人,从只有内、外、儿等单一的科室,到如今拥有36个临床学科,一些老职工当年来医院工作的时候,可能怎么也想不到医院会发展的这么快。医院巨大变化,也让不少温江人有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体会。见证了医院快速发展的陈育民感叹道,没有全院的凝心聚力,就没有医院的今天。

1977年12月,恢复高考的第一年,22岁的陈育民怀揣惊喜冲向考场,误打误撞地考进了泸州医学院,成为了泸州医学院的第一届本科生。   

图片1.jpg                                           

毕业之后,陈育民被分配到绵竹县人民医院工作,1984年10月,调入成都市温江县人民医院外科,成为了医院第165名员工。

而1984年的温江县人民医院,门诊部是两层小楼,住院部只有63张病床,一二楼分别是内儿科与妇外科,三四楼是职工宿舍。

图片2.jpg

 对于年轻的陈育民来说,接诊最多的病人就是车祸伤患者,常常做的就是清创缝合、上钢板、打石膏,还有就是常规地开展阑尾切除、疝修补等。

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这是陈育民一直想做的事,1988年,陈育民在内的一批骨干力量到华西医大、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医学院等地进修学习。

一批又一批骨干力量外出进修学习,他们带回来的新技术、新理念,在医院各个科室生根发芽。就陈育民所在的外科而言,逐渐开展了脾破裂修补术、肺叶切除术、截肢术、开放性颅脑外伤清除术等。1996年,医院达到“二级乙等”综合医院标准。

图片3.jpg

1998年5月,陈育民成为副院长,主管医疗业务,医院业务用房有限、人才缺乏、医疗设备落后是让他最为头疼的问题。

对医院更好发展的追求,2000年,医院员工集资2000余万元,拆除原住院部,修建新住院大楼。

老楼拆掉,里面所有的病人和医生护士全部都暂时搬到当时的卫生局的办公地点,在这三年的过渡期,是医院最困难的时期,人才、医疗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眼看着大楼一天一天修建起来,但原有的专业技术人员满足不了新住院大楼的需求,院领导带队积极走出去,多次到攀枝花、西昌等地招引人才,2002年,郭军、康定理、何书经等人作为学科带头人引入医院,同时还到大专院校、医学院等地招引新人。

图片4.jpg

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带动了医院相关科室的快速发展。2003年,医院新住院大楼的投用,软件、硬件的提升,让医院于2004年成功晋升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2015退休时,陈育民高兴而遗憾,因为此时,医院在省医院的托管帮扶下,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医院在管理、经营、服务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年老的自己快跟不上医院的快步伐了,退休了,让有能力、有想法的年轻人上。”

不过,退休之后继续返聘在门诊坐诊的陈育民看到了省医院于2016年对医院实施第二轮深度托管,医院在2016年底成功晋升为国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

“2012年以后,医院各个科室形成了你追我赶地发展态势,全面开花。”陈育民感慨道,因为医院起步迟、发展慢,有很长一段时间属于处于在区县级医院的中下游,现在终于快步赶上,走在了第一梯队。

从落后到领先,其中离不开一代有一代医院人的努力,陈育民说,由于特殊时期,大家想干点事,只有自立更生,集资盖大楼、集资买第一台呼吸机、集资买电子胃镜、集资买B超机……出钱、出力又出智,彰显了医院人开拓进取、不懈努力的精神内核。

医院的跨越式发展,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更是一个福音。“以前,由于医院没有能力,危重症病人都是转到上级医院。”看到越来越多的危重症病人留在医院,陈育民感慨到,如今,越来越多的温江百姓对家门口的医院更有信心,看病不用再舍近求远了,基本上实现了“大病不出区”,“未来,医院将搬迁至新院区,还将建成四川省内区县级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医院,我们退休职工都拭目以待。”

图片5.jpg

“我是从背着医药箱当赤脚医生算起就加入到了医疗卫生行业的。1973年,18岁,我当上了一名赤脚医生,背着医药箱,就在田间地头,一边干农活,一边给人看病。1975年,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上了泸州医学院。”王琼华话中的情景,很容易就让人想起了那个年代感十足的老电影,当年的王琼华也和“春苗”一样,头上梳着两根小辫子。

从曾经的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的螺旋CT、高端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可以说,王琼华在从医之路上,见证了一个行业的日新月异,同时,她也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热爱的医疗事业。

医学院毕业后,23岁的王琼华带着一身的医学知识来到了当时的寿安地区医院,1985年,调入温江县人民医院。                                            

建院初期,温江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主要是从温江县中医院、温江县妇幼保健院、温江县防疫血防站及寿安地区医院抽调。“当时,从寿安地区医院调入温江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前前后后有十多人。”王琼华回忆说。

八十年代中期,温江绝大部分都是农村,如今的迎晖路就是那时的“绕城公路”,医院刚好就在绕城外面,附近是当时最大的苗圃基地,医院背后也全是农田。每次太早或太晚上下班都得打手电,王琼华甚至还提过煤油灯。

图片1.jpg

随着医院儿科与内科的分离,王琼华转为主攻儿科,见得最多的就是感冒、发烧、咳嗽、腹泻的病人。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手头是听诊器、体温表,看病还得靠“望扪叩听”,辅助检查仅有X光及常规的血液检查,“体温表还有口表、肛表之分,插在两个写着不同标签的酒精瓶子里。”

1990年,医院启动“二级乙等”的创建工作,需要调人到医务科,准备评级工作。此时的王琼华刚生完小孩没多久,考虑到不用再上夜班,便同意调到医务科。

医院没有级别,医疗的各项规章制度仅有常规简单的一些,也可以说王琼华他们几乎是从零开始,开始建章立制,一步一步走向规范,当时没有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所有的材料只能自己手工刻蜡纸油印,用一根钢针笔,在画着格子的蜡纸上写字,蜡纸下面垫着块钢板,每一次钢针笔与钢板的摩擦,都会发出的吱吱吱的响声,一天下来,耳朵简直受不了。

最后,王琼华他们手工印制的文件都堆成了小山,印制出的文件,也让全院人知道她一手漂亮的钢笔字,王琼华的手也磨出了老茧,“那段时间,两只手都是油墨的颜色,洗都洗不掉。”

1993年,温江县人民医院正式挂牌为“四川省人民医院辅导医院”,此后,医院与省医院的往来便密切起来,杨燕华、刘仲前、丁梅君……省医院专家定期、不定期来院讲课、教学查房,带动医院医疗技术与服务质量的提升。

图片2.jpg

1996年,医院创建“二级乙等”综合医院成功。用王琼华的话说,二乙达标之后,医院才逐渐有了规模,有了规章制度,管理、技术都有所提升,才逐步走上了正轨。

2003年,新住院大楼落成投用,2004年,医院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16年底,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一直在医务科干到退休的王琼华,见证了医院的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加速度发展。

回想从医生涯,王琼华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婴儿刚出生没两天,窒息,都快没气了,家人以为快死了,赶紧抱到医院来,那天正好她值班,看了一下,给孩子注射了青霉素,孩子的哭声越来越有力,然后打了三天的针,孩子奇迹般地活过来了,几年后,家人还把孩子带过来看她,“这个就是你当时救活的娃娃,你看都长这么高了。”

如今,退休返聘在“医患办”岗位上的王琼华即将看到医院搬迁新院区,作为见证医院一步一个脚印发展起来的“老一辈”,自己的“家”即将搬走,心中不免有种淡淡的不舍,毕竟这个“家”,装满了曾经的青春、逝去的时光,不过,就如搬新家一样,医院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服务能力也会得到了质的提升,所以,更多的还是怀揣着憧憬与期盼。

图片3.jpg

只有平凡的人,没有平凡的事业,这是中国卫健行业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无数平凡的卫健从业人员前赴后继,筑起了百姓健康的护佑墙。如果用平凡来定义这群人的职业经历,那在某一个节点、某一个事件中,“平凡”又闪现出了伟大的荣光。这平凡而又光荣的劳动者中间还包含着非医疗技术人员,他们同样是生命和健康的卫士。救护车驾驶员便是其中之一。                                             

在干部一个月拿20多块钱工资的时候,何毓庆要拿到50多,因为他是机动车驾驶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驾驶员。他还是当时整个温江卫生系统唯一一名驾驶员,胸前常常别着一枚中国共产党党徽;开着温江卫生系统的唯一一台救护车,在温江地区的城市与乡村各种道路上为抢救生命而奔驰。

1942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何毓庆出生在温江,是个地地道道的温江人。没读什么书,为了找碗饭吃,何毓庆打算学个技术,思前想后,便选择学习驾驶机动车。何毓庆说,可别小瞧了驾驶机动车这个工作,上世纪60年代,驾驶员可以说是特殊工种中的特殊工种,属于高级职业技术行当,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1967年,费劲千辛万苦,何毓庆拿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机动车驾驶员执照,在乐山515工程六队工作,开的是价值13万一台的德国进口运输车。

1980年,38岁的何毓庆选择回到了家乡温江,来到温江县人民医院,成为了当时整个温江卫生系统唯一一名驾驶员,开着当时整个温江卫生系统的唯一一台救护车,编号001,天津组装的北京牌发动机的130。

图片3.jpg

用何毓庆的话来说,当时的救护车是很原始的,车里面就只有一个担架,根本没有现在那些先进仪器。而且雨刮器不行,也没有空调,一起雾,就必须拿帕子擦一下,有时候,脑袋还要伸到外面去看。冬天的时候,早上八点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摇车,因为过去的车是化油器,停了一晚上,机油都沉到油底壳内,用摇手柄摇十几圈后,把机油带起来,这样就容易打火。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还没有120电话,那怎么知道有急危重症病人需要救护车抢救的呢?何毓庆自豪地说,当时整个医院就只有两部座机电话,一个在院长办公室,另一个就是医院的急救电话,由他来负责接听,一有病人,就通知医生、护士,立马出诊。

即便这样,刚开始,救护车接诊的病人并不是很多,直到交警队给医院配了两个对讲机,五区十二县的车祸伤,何毓庆都能及时接到消息。自此,医院急诊病人便多了起来,而且主要是以车祸伤为主。

救护车出车频次多了起来,何毓庆自己的时间也少了起来,“有一天,我正在洗澡,对讲机喊出车,公平路上有摩托车被撞了,有人员伤亡,那天还下着很大的雨,为了抢时间,我就从一楼的家中,翻窗跳出去了,然后去开车把患者接回了医院。”

一辆救护车,不免有忙不过来的时候。一次,公平发生客车撞车,三十多人受伤,救护车一次最多只能运送七八个人,其他伤员只能暂时转到公平派出所,一趟一趟的跑,跑了四五趟,才把全部伤员送回医院。

 八十年代中期,随着急救病人的增多,医院先后购买了第二台、第三台、第四台救护车,驾驶员相应增加,何毓庆终于不再孤军作战了。

1989年,被修补了无数次的001号救护车在接完最后一个病人后,报废了,退出了历史舞台,而风雨里陪伴它九年的何毓庆,继续驾驶着新的救护车,继续着抢救生命的任务。

时间来到1993年,随着医院外科的发展壮大,尤其是素有“救死扶伤一把刀”之称的廖代宣率领的外科团队,每年收治车祸伤及其他危重伤员达2000多人次,温江县政府在医院成立了“温江县创伤急救中心”,同时开通了120急救电话。120急救电话的开通,意味着在温江区域拨打120,是直接打到当时的温江县人民医院的。到1997年6月,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成立,120电话收回,所有社会急救医疗全部交由市中心统一调度指挥。 千禧之年,2000年,医院自筹资金修建新住院大楼,此时58岁快要退休的何毓庆拿出了几乎全部的积蓄5万元,“虽然快要退休了,但是还是希望医院发展得更好。”

图片2.jpg

2002年,60岁的何毓庆从救护车驾驶员的位置上退了下来。22年的救护车驾驶员工作里,他无数次在暴风中、烈日下、大雨里,向着前方亟待抢救的病人奔去,他见过生死,尝过辛苦,也有过感动,“有一年,涌泉发大水,开救护车去救援,当时十二点过,等待的时候,有个老乡煮了四个荷包蛋给我,说他的女儿在周家场吃农药,是我拉回来救活的。还有一次,在郫县花园喝茶,别人替我把茶钱给了,我说,认都认不到你,你咋把我的茶钱给了,付钱的人说,你认不到我,我认得到你,你曾经开救护车到我们这里来救过人。”

已经77岁高龄的何毓庆,1992年就获得过“道路交通安全行驶50万(公里)”的表彰,今年又被媒体誉为了“硬核大爷”,作为老党员的他,退休不休息,连续2年每天帮医院的医生护士停车挪车,疏导家属区的交通,继续发挥他开车“小能手”的本领。

图片1.jpg

何毓庆说,医院的发展之快令他无法想象,“省千”人才、海归博士后都落户到医院里来了,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的提升,都是他作为医院职工一员可以为之骄傲的。他说,如今医院就要搬迁到医学城新院区了,医院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急救科还要打造省级创伤急救中心,这是他原来想都不敢想的事,但这些,也一定是自己要见证的事。

苦孩子出身的李亚七,最庆幸的是能继续读书。为了能早点工作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李亚七选择了乐山卫校,学习护理专业。

1965年毕业,响应到边区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李亚七跟随着公路工程处的职工医院,辗转在甘孜州泸定、道孚、雅江等地,抚慰着修路工人和当地百姓的生命。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李亚七在甘孜州山里面一干就是20年。                                       

为了把天各一方的三个女儿团聚在一起,1985年,李亚七调到了温江县人民医院工作。

图片1.jpg

此时的温江县人民医院才成立8年,护理部还没有成立,住院部的护理工作由各科室护士长负责,李亚七所在的外科,当时与妇科一起都在住院部二楼,共有31张病床。

“当时31张病床根本不够,经常加床,病人多,又杂,生孩子、出车祸的病人都在一起。”李亚七回忆说,当时病人多、护士少,而且护士要做很多事,打针、输液、发药、护理病人、整理病床,还要管理清洁员,协助打扫卫生,精力根本不够用。

与此同时,由于意识的缺乏、管理的空缺,当时很多护士操作不规范,年轻护士经常犯一些低级错误,病房也是乱七八糟,一次李亚七还在病床下面看到厚厚的一层泥巴。

1986年,医院建立了护理部,自此护理工作有了独立的管理体系,医院护理工作开始慢慢有了好转。

每周定期开会,会上,各科护士长提出问题,相互讨论,解决问题。同时,定期组织全院护士开展护理操作培训,培训整理病员单位、打针、输液、急救、吸氧、插管等操作,“还有规范礼仪,当时护士的着装也不规范,燕尾帽有些戴了,有些没戴。”

1990年,工作认真负责的李亚七升任外科护士长,除了常规的护理工作,她还要抓好对科室的质量控制。组织科室护士到重庆县人民医院参观,同时在科室首抓晨间护理,整理病房,带领大家大扫除,把病房整理干净;抓业务、抓操作,要能“一针见血”。

1992年,医院外科拆分为外一科与外二科,1996年,医院建立ICU病房,李亚七与科室的八九个护士一共要管80多个病人,“真的很忙,那时不仅要管外一科的病人,还要兼顾ICU的护理工作,天天忙到打转转,从上班到下班没歇过脚。”回顾那时的工作,李亚七每天一上班,就像上发条一样,在病房、护士站、治疗室来回奔波,给病人发药、输液、打针、量体温、倒尿……有一次抢救危重病人,为了保证病人的安危,在科室守了几天几夜,小女儿由于没人照料,只得跟着自己睡值班室。

图片2.jpg

“李护士长常教育我们的一句话就是,既然已经选择做一只泥鳅,那就不要怕被泥巴糊住了双眼。”多年以后,再提起自己的老护士长,如今医院儿科的护士长周姚还是记忆深刻,“护士的工作,经常是晚上遇到一个病人,就要马上到场。逢年过节,她都是放我们年轻人休息,自己值班。”

“我做什么事,不做则罢,做了就一定要把它做好!”李亚七把护理工作当成人生的事业,深学,细照,笃行,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付诸于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天,并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1996年,李亚七成为当时温江县护理专业中的第一个拥有副主任护师职称的人。

回顾当初的护理工作,李亚七有点愧疚,“自己在工作中太较真、认真,对科室的护士太严格了,但我们的工作不能有丝毫的差错,要对病人负责,对生命负责。”如今,李亚七常常羡慕年轻的护士们,“如今的护士们从端屎端尿等杂事中抽身出来,专心的发挥自己所学的护理知识,严密观察病人病情,为医生及时提供病人病情变化,医护间的配合更加紧密,病人也得到更安全、有效的治疗。”

图片3.jpg

退休后的李亚七,成为了一名脑力运动的智者,第二十三届世界脑力锦标赛中国总决赛老年组冠军、2019脑力世界杯全球总决赛的形象大使、两次参加天津卫视栏目《跨时代战书》……年过古稀的李亚七,老而弥坚,用坚韧与执着,缔造了一个个脑力运动的传奇。

赞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