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活动

医院人文管理征文:绝不放弃任何一名危重患儿

时间:2024-03-15  来源:东莞市妇幼保健院  作者:​ 刘芷含

有这样一位医生,他身在儿童重症医学科室,对病人说起话来不紧不慢,做起事情却好像踩在风火轮上,一次次将无数患儿抢救回来。他,就是东莞市妇幼保健院的周新龙。他以仁心仁术帮助台湾小女孩涅槃重生,也成就了一段温暖情深的莞台佳话。不仅如此,他先后开展东莞首例儿童血液净化、首例新生儿腹膜透析、首例儿童临时心脏起搏、首例儿童体外膜肺、首例婴儿ECMO院际转运等新技术,不放弃任何一个危重患儿。
一、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危重患儿
    对于危重患儿而言,时间就是生命。为提升救治效率,让更多孩子重获新生,周新龙围绕危重儿童转运和救治做了大量工作。2020年6月到9月,短短两个半月时间,周新龙和同事先后到东莞全市34家医院交流学习,协商危重儿童转运的办法;建立包括400多名镇街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在内的转运微信群,及时反馈转运儿童详细诊疗资料,并在群里进行探讨交流,为危重儿童转运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沟通渠道。目前,我市危重儿童转运做到30分钟出车,实现了快捷转运。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医学科成为东莞危重患儿救治最重要的基地,救治能力全市领先,救治病例数量全市第一。
周新龙始终坚持“绝不放弃任何一名危重患儿”的理念。2021年12月8日凌晨,医院救护车原本要从东莞常平转运一名呼吸窘迫、持续发绀的一个月大婴儿。可是,孩子的情况太糟糕了,轻微的搬动就会引起心率、血压和血氧的明显下降,无法转运。孩子的父母也因为经济压力想放弃转运,凌晨3点只能空车返回。了解情况后,周新龙立即向市妇幼保健院院长邓皓辉报告,邓皓辉果断指示,“只要有一线希望,没钱也要接!”接到指示后,救护团队携带ECMO机器火速出发,经过4个小时,终于成功装上了ECMO。东莞交警铁骑开道,孩子顺利转运到东莞市妇幼保健院。这是东莞市第一例婴儿ECMO转运,患儿体重仅3.3公斤。经过精心救治护理,5天后ECMO顺利撤机,后续孩子也顺利完成主动脉弓离断复杂先心手术,痊愈出院。2022年,周新龙团队成功实施12例儿童ECMO,位居全省第三位。

在周新龙带领下,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医学科还率先开展了东莞首例儿童血液净化、首例新生儿腹膜透析、首例儿童临时心脏起搏、首例儿童体外膜肺、首例新生儿体外膜肺,首例儿童体外CO2碳清除等新技术……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一个个不可能。他带领的团队每年转运和救治危重患儿超过800例,为守护东莞儿童生命安全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二、用大爱温暖台湾罕见病女童
    2022年1月,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官微发布《从一针70万元降至3.3万元,8岁女童注射东莞第一针!》,宣布了SMA治疗药物在东莞落地的消息。2022年9月,台湾李女士从东莞朋友转发的推文中得知此信息,立即通过朋友向市妇幼保健院咨询确认。李女士的女儿王洁沂在1岁8个月大时,被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被确诊为SMA。这是一种由基因缺陷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随着年岁渐长,会全身肌肉萎缩无力,逐渐丧失运动功能。
当时,台湾规定超过7岁的需全额自费注射诺西那生钠,一针费用高达51万多元人民币,而在祖国大陆打一针自费只需3.3万元。经过反复考虑,2022年10月29日,李女士和丈夫鼓足勇气,带着女儿王洁沂从台湾飞到大陆,来到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寻求药物注射。小沂因为脊柱变形,脊柱通过两块钢板固定,致使正常生理解剖定位消失,给鞘内注射造成极大困难。周新龙为其制定了详细的腰椎穿刺方案,在麻醉科、影像科的协助下,采用超声和X线定位、体表标记,使得一针穿刺成功率达到100%。在东莞的78天暖心之旅,小沂完成4次鞘住药物治疗。临别之际,李女士满怀感激,“谢谢东莞市妇幼保健院让我们见证了奇迹,这些天,真的感受到处处有温情。”

台湾SMA女童赴大陆治疗的事件在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官方微信发布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环球时报、香港大公报、联合新闻网等媒体纷纷报道,引起台湾民众高度关注,促使台湾健保局立即调整政策,让五成SMA患者使用治疗药物。李女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周新龙,“感谢周主任的帮助,我们终于成功了。真的很开心,台湾更多病友可以接受治疗了。”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今年2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也专门回应此事说,“我们为台湾小女孩感到高兴。”王洁沂从东莞回台湾后,台湾扩大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免费用药范围,她终于进入了“白名单”,并在台湾注射了第5针维持针。
    2023年端午节前夕,李女士一家四口再次来到东莞,感谢周新龙和医护团队给予他们的暖心治疗和帮助。“没有来大陆求医,哪有在台湾接受免费治疗。”说起再次来到大陆,李女士说,这是感恩之行,“一定要当面感谢周新龙和帮助过我们的人,同时祝贺大女儿小学毕业,弥补小女儿上次未能同行的遗憾”。
这些年,周新龙收到过无数感谢信、锦旗,有的患儿病情危重,家属因为种种顾虑想放弃治疗,他不断鼓励家属,相信医生,坚持治疗,并不断优化诊疗方案。遇到家庭情况困难的患者,他一边组织科室捐款,一边积极联系媒体,呼吁社会共同救助。生命至上,是他不变的信念。


关于举办医院人文管理征文活动的通知
https://www.yyrw.org.cn/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5&id=6457

 

赞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