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活动

医院人文管理征文:蒲松龄的传统中医药情怀

时间:2024-01-11  来源: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作者:王霜

古人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提起蒲松龄,人们往往联想到他的千古佳作《聊斋志异》,故得“聊斋先生”雅号。蒲松龄除了在文学创作中颇有建树外,还是一位医药科普作家,有较多医药著述流传后世,对研究传统中医药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聊斋志异》曾被鲁迅先生盛赞为“专集之最有名者”【1】,其中有不少故事情节涉及丰富的中医药知识,除去目录、前言和自序外,共有89篇文章提及“药”,而“药”字出现的次数为156次,“病”字出现的次数高达333次。如在《医术》《药僧》《太医》《口技》《上仙》等篇章故事情节中,中医诊治方法的望、闻、问、切都有详尽描写;内、外、妇、儿、五官等专业,杂病、瘟疫、按摩、推拿、针灸、理疗、手术等内容无所不有。

一、生活坎坷艰辛,对中医中药领悟通透,储备丰富。

蒲松龄的出生颇具梦幻色彩,冥冥之中似与中医有着某种关联。他曾在《聊斋自志》中写道:“松悬弧时,先大人梦一病瘠瞿昙,偏袒入室,药膏如钱,圆粘乳际。寤而松生,果符墨志。” 【2】意为蒲松龄的父亲相信蒲松龄是病僧投胎转世而来。也许是受到父亲思想的影响,再加上自幼身体羸弱,蒲松龄开始长期深入学习中医。在年少时,蒲松龄就将医药典籍作为枕边常备书籍,他还熟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会经常从朋友家中借读医学藏书,通过大量学习医学专业书籍,蒲松龄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3】

青少年时代的蒲松龄,不重八股文,暇时博览群书,其中包括不少中医药书籍,掌握了医术。康熙九年(1670年),他应友人——江苏宝应县知县孙树百之聘充当幕宾(文书之类)时,为调查一宗冤案,他曾扮作郎中,走乡串庄以看病为名进行私访,给农民治过病。不长时间,他医病的本领就有了点名气,病家纷纷找上门去。蒲松龄配制了一种“蜜饯菊桑茶”,其成分为蜂蜜、菊花、桑叶等,具有祛暑、清热、消积、通血脉、健心脾的功效,对人身有大益而无危害,喝过此茶的人无不赞叹。【4】

在蒲松龄历尽沧桑和坎坷的一生中,除了《聊斋志异》外,曾撰写了《药崇全书》《伤寒药性赋》《草木传》等医学科普著作,还有以医药为内容赋文、诗词、杂记之类作品流传于世。在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的蒲氏故居展馆内,他的《药崇全书》抄本,用毛边纸楷书抄写,分上下两卷,约一万余字。除自序、目录外,载方258个,涉及急救、内科、外科、妇科、幼科五个部分。

基于蒲松龄的博学多闻,于医亦多曾刻苦钻研,所以在《聊斋志异》作品中都或多或少有医药内容的展现【5】。《邵女》通过展现贫苦读书人家之女邵女,天资聪明,特别爱读医学经典,切脉开方,针灸按摩,均能胜任。《封三娘》中所讲封三娘虽身为狐仙,却对医道养生也很有见地。蒲松龄还将针灸、按摩、气功、外科手术等多种治疗手段应用于《聊斋志异》故事之中。《太医》讲的是针灸术,《褚遂良》中用气功加按摩治病,《娇娜》中有外科手术的描写,《梅女》中梅女为封氏按摩,《人妖》讲述了手术变性的故事。

二、刻苦钻研医药,巧妙应用于幻象情节,广为流传。

正是蒲松龄对中医中药知识掌握的炉火纯青,才会游刃有余将其自如贯穿于故事情节之中,让故事更具“中药味、草药香”,读起来颇有趣味。

蒲松龄刻苦钻研中医,在《聊斋志异》的很多作品中都有医药的体现。在《董生》篇章里,董生“至友人所,座有医人,善太素脉,遍诊诸客。”【6】又如说明病情的《段氏》里,说段瑞环“中风不起,诸侄益肆”,“由是病益剧,寻死”。叙述治疗的《莲香》里说,桑生死后,莲香“接唇而布以气,生觉丹田火热,精神焕发。”书中随处可见类似于此的描述,且都较准确地表述了医学知识。

蒲松龄在这些医药科普作品中,把普及性、通俗性、科学性、娱乐性及实用性融为一体,并富有鲜明的民族风味和地方特色。在这些著作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草本传》,这是蒲松龄根据不同药物性能特征所撰写的一个剧本。其中运用拟人的手法,剧中角色均由草木充当,实际上是替中草药作传【7】,运用生、丑、旦、净等戏剧行当加以演义,将药物人格化、情节故事化,把中药搬上戏剧舞台。在这个剧本中,蒲松龄利用药性相生相克的道理,成功把500多种中药搬上戏剧舞台,根据各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借用它们之间的生克关系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在剧本中,他把中药的性味、功能特点,运用传统戏剧角色将药物人格化,还使其情节故事化,让整个剧本都散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从这里可以看出,蒲松龄已经把中医中药全部融入剧本,不仅普及了方药知识,还为这些知识平添了独特的文学风采,堪称中医药文化的典范作品。

三、虚幻照进现实,关心百姓病痛疾苦,铸就初心。

蒲松龄不仅是文学家,还精通中医药知识,熟知医理,为黎民百姓治病,并深谙养生之道。他除了《聊斋志异》外,还撰写了《药崇全书》《伤寒药性赋》《草木传》等医学科普著作,并有以医药为内容的赋文、诗词、杂记类作品流传后世【8】,对治病救人以及自己保健都曾发挥了积极作用。

蒲松龄自幼聪明过人,本想一举及第天下知,怎奈屡试不中,生活也随之陷入困境。在康熙九年秋,蒲松龄应友人孙惠的邀请,前往江苏宝应知县府衙做知县幕友,在结束幕友生活返乡途中,蒲松龄不幸染上疮毒,身体溃烂,虽然使出浑身解数,但效果并不理想,疮毒始终不消。他遍查医书,终于在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一书中得知槲树皮水煎后可洗诸败烂疮。用了此方后,效果明显,又加上自制的膏药外敷,蒲松龄的疮毒很快消退【9】。从此蒲松龄的药箱里,又多了一味实用的药材,也为他深入研究中医药树立了信心。

公元1704年,山东淄川一带发生了旱灾。蒲松龄目睹百姓贫病交加的悲惨情景,不顾年老多病,四方奔走,搜集了许多流传民间的中药方,写下了《药崇书》、《药性赋》、《草木传》等著名的医学科普作品。这些书中详细叙述了一百余种常用中草药的性能和治疗病症,以帮助贫苦百姓防病治病。

蒲松龄通晓中药,熟知医理,还能行医。他编写的《药崇书》,收载药方258个,其中有一种是他在实践基础上调配的寿而康的药茶方【10】。蒲松龄身体力行,在自己住宅旁开辟了一个药圃,种不少中药,其中有有菊和桑,还养了蜜峰。他广泛吸纳民间药方,通过种药又取得不少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药茶兼备的菊桑茶,既止渴又健身治病。蒲松龄之所以能在漫长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保持充沛的精力,也得益于自己实践自学的医术和养生方法。

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蒲松龄还发现了很多关于中药的他用价值。蒲松龄在《聊斋杂记》中根据积累的丰富经验,详细记述了民间对磨香、犀角、人参、珑拍、沉香等贵重中药材的辨别方法。还如中草药在书斋制作、字画手工中作为调配剂的描述:洗字时用木贼、密陀僧、蔓荆子、龙骨、丁香;制朱墨用秦皮、桅子、皂角、巴豆;制胶金泥用云母、石乾、硼砂;造墨用阿胶、霍香、皂角。【11】

蒲松龄家道衰落,生活贫苦,数十载未能摘取功名,却凭借一颗赤子之心,用鬼妖之事来刺破社会的黑暗。他博学多才,精通医药,将精深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浅显易懂的语言,以方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山村的老百姓看病不方便,不但缺少医生,更没钱买药,蒲松龄博览历代医书,兼收并蓄,同时也从实际出发,搜集行之有效的治方编撰成书。他选编的原则是“不取长方,不录贵药,检方后,立遣村童可取”。拿到药方后,就算小孩也能把药抓来【12】。无愧后人对他的“长写鬼写妖,精岐黄之说”之赞誉,为普及传统中医药知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2】姜克滨,蒲松龄研究

【3】肖立新、左桃花、彭天敏,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学医论药独具心得,中国中医药报,2022.8.4

【4】佚名,蒲松龄养生有术[J]. 天津政协公报, 2012(10):1.

【5】佚名,蒲松龄与中医药,中医中药网

【6】蒲松龄,聊斋志异,第3章

【7】潘东元,蒲松龄与《草木传》,中国中医药报

【8】洪文旭,蒲松龄其实也是中医大师,大河健康报,2016.3.15

【9】肖立新、左桃花、彭天敏,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学医论药独具心得,中国中医药报,2022.8.4

【10】罗文华,红楼与中华名物谭,知识产权出版社

【11】曹元成,蒲松龄的中医药论述,海岱文化

【12】李莉、车俊燕、王宁、张志凌霄,聊斋先生的医书,闪电新闻


关于举办医院人文管理征文活动的通知

https://www.yyrw.org.cn/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5&id=6457


赞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